“数治”生活|会搜集数据的传感器,实时“关怀”每一棵蔬果
2021-05-0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如今,上海正在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将经验吃饭”变为数据吃饭”。位于崇明的由由中荷农业创新园就有一个个智慧温室,温室内的各种传感器相当于Priva中央控制系统的“五官”,可以精准感知、传输、获取、处理关于温室内环境和果蔬的各种数据,随时随地“关怀”每一棵蔬菜。 

传感器搜集数据,为果蔬定制“营养大餐”

这座智慧温室占地20.66万平方米,相当于29个足球场大小,分别种植有黄瓜、生菜、番茄和彩椒。不仅如此,在种植技术上也可称为“全球之最”。

上海由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祁胜平介绍说,在全球顶级温室环控公司Priva的支持下,他们可以在温室中百分之百地实现水肥温光气的智能化控制,为植物生长创造出理想的小气候。温室内的各种传感器相当于Priva中央控制系统的“五官”,可以精准地感知、传输、获取、处理关于温室内环境和果蔬的各种数据,从而通过电脑大数据了解每棵蔬菜的“需求”。 

“比如根据全天外部情况,白天温室内部室温控制在25℃~26℃,夜间则控制在18℃左右,确保蔬菜一年四季都处于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如果里面光照不足,还会自动开启补光灯,光照强烈时会自动打开幕布或者开始灌溉等。”祁胜平表示。

在大棚内,农民更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在种植槽中穿梭、升降作业。种植的主要工作都交给了电脑,除了剪老叶、摘果等园艺工序需要人工参与外,温室内70%以上的工作都交给了机器。

控制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一直是农业领域的目标。在中荷农业创新园,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里,每一株植物都有一个自己的“小房间”,这是从荷兰引进的岩棉基质。岩棉基质是矿物质和岩石在1600℃的高温下熔解后形成的,既无毒无菌又状态稳定。而其透气性和排渗性也方便植物吸收生长需要的营养和水分。

这些蔬菜的水分和营养,来自一根根白色的管道,这些管子是温室水肥一体化系统的末端。种植专家根据植物生长的需要,精准在水中配比营养液,然后通过水肥一体化循环灌溉系统将营养液精准输送给每一棵蔬菜,精确度达95%,而多余的废液则通过回收处理后会被再利用。

在温室旁边则建造了一个10万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整个温室的灌溉水,都源于这里。经过过滤、紫外线消毒后水质更是达到了饮用水标准。

靠经验吃饭”到靠数据吃饭”

记者在温室里看到,一串串番茄尤其吸睛,不仅晶莹透亮,色泽饱满,而且如葡萄般一串串排列,且每一串都被严格控制在12~14粒。据工作人员解释,这是在种植期间为了保证番茄果型均匀、上市时间相近而通过园艺手段特意为之,再加上在标准化的生长环境中精准调控水肥、温湿度和光照情况而实现的。

此外,这些果蔬遵循欧盟的GAP认证体系的标准,严格按照欧洲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去种植。可以说从一粒种子开始,就被精心呵护,它们住在25℃的恒温大棚,用处理后的天然雨水灌溉,水质可达到饮用水标准,并享受着精确度达95%的精准灌溉,使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自然更健康。

在中荷农业创新园内,还有很多杜绝植物被污染的“秘密武器”,比如SuprimAir半封闭正压系统,让空气只出不进,从系统层面杜绝病虫害进入温室;在整个生产中以预防为主,通过引入生物天敌、粘板等把虫牢牢粘在上面。

值得一提的是,温室里还常驻着一批勤劳的“外籍员工”,这些“外籍员工”的个头比一般的蜜蜂要大得多。这是公司特地从国外引进的比利时熊蜂。由它们授粉、代替传统的人工“对花”。远离了重金属超标的土壤和河水,坚持生物防治,使创新园里的蔬菜更安全健康,可以不用水洗直接食用。

“中荷农业创新园运营和生产过程中会沉淀下大量的数据,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不断校正种植中的关键指标和参数,在短时间内复制和实现规模化生产。日后如果新建温室或者需要和同业分享经验与信息,只需将数据解码即可。”祁胜平表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