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进校园|武术“零基础”的她,居然能手持刀盾与同学拆上几招了
2021-05-0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见习记者 周紫薇/剪辑

高二女生刘依依小时候看影视剧,觉得里面的武林高手一身功夫纵横江湖超级帅,而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进入高中后,武术“零基础”的自己居然能手持刀、盾与同学拆上几招了。在上海市光明中学,像刘依依这样在学校的武术专项课上圆“武侠梦”的学生还有不少。

统一的武术服,专业的刀和盾牌,经验丰富的武术教师……走进光明中学的武术专项课课堂,现场的氛围和刀光剑影立刻能让人感觉到,这里教的“功夫”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来真的”!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每堂课一开始,学生们会先喊着这样的口号行武术抱拳礼,下课时也会齐声高喊“尚武崇德”行礼。

“这是武德教育,也是武术的基本礼仪。”光明中学武术教师苏王飞说,学校的武术专项课包括了武术理论和武术实践,通过武术理论课,学生们会了解中华武术文化,而在武术实践课上,不但能学长拳等武术拳术,还能学到刀枪棍剑等武术器械的用法。

最近,高二武术专项课正在教授的是刀术中的“缠头裹脑”。热身活动后,苏王飞老师就让学生们开始针对单个技术动作进行练习:上步扎刀、配合缠头刀,进攻、防守……动作熟悉后,两排同学就展开了攻防实战演练,你扎刀我挥盾格挡,我进攻你防守,虽然只是简单的几招,但大家练得兴致勃勃,课堂上也充斥着刀盾的碰撞声。

虽然之前并没有武术基础,但刘依依学得很起劲,在同学们的注视下,她和搭档吴优淼对拆了起来,利落的动作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我觉得武术非常有意思,学习的过程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刘依依笑着说。与刘依依相比,吴优淼以前学过一点空手道,但在她看来,武术和空手道差别很大,“武术有刀枪棍剑等器械,变化更多”。

在上课的同学中,王嘉玮算得上是大家公认的“武林高手”——6岁就开始习武,在市级比赛中都获得过奖项。“学习武术对我性格上有很大的影响,小时候我很内向、害羞,现在变得胆子很大,不会怯场,自信心很强。”王嘉玮说,除了性格上,习武带给身体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武术,我学会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了谦让、坚强、责任和勇敢。武术,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练武术也已经成了我的习惯。”

“学校之前一直有武术课,三年前进一步开设了武术专项课。”作为专项化武术教师,苏王飞全面负责武术专项化教学,“高一上学期,会让学生们上体验课,如果他们对武术感兴趣,就可以选这个课,从高一下学期一直到高三,进行武术专项化学习。”苏王飞说,武术专项课推出以来,很受学生的欢迎,有的“零基础”学生,通过一两年的学习甚至在市级比赛中获奖。“学生们从了解到慢慢学习再到深刻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体悟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见习记者 周紫薇/剪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