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该摘下蝴蝶结的,不是一幢老楼
2021-05-0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约评论员 赵婧然

上海武康路129号,旧法租界里一幢不起眼的二层老楼,突然“火”了。

刚刚过去的“五一”长假里,无数游客到楼前打卡、拍照留念。让他们慕名而来的,只是一个悬挂在阳台上的粉色巨型蝴蝶结——在抖音平台上,超过100万用户为相关视频点了“赞”。

旅游、拍照本无可厚非,却因为“打卡者”的过度消费变了味。住在楼里的老奶奶被网友称为“网红奶奶”,常常有游客呼唤她出来“当模特”;更有甚者把她的出现当作“彩蛋”,爬上阳台,老人被迫被家人接走。即使长假已过,“打卡者”依然络绎不绝,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

有人说,既然老楼挂蝴蝶结引来这么大的困扰,那摘下蝴蝶结不就好了。但问题应该归咎于这个蝴蝶结吗?

这是一个高度加速的社会,公众疲于追逐“流量”。面对海量的信息,“从众”已然成为了最简单的决策方法。“五一”小长假,全国的网红打卡点纷纷爆满,几乎无“立足之地”,比如长沙网红小龙虾店“文和友”排队排到两万号,连连登上热搜。不仅如此,年前流量明星鞠婧祎的一组“傣妹风”艺术照引发模仿,年后西双版纳遍地是带着一模一样妆发的游客……今天,似乎任何东西只要与“网红”沾上边,就能引来一波接一波的追捧者。

追逐“流量”的背后,是意义的丧失。疲于在打卡点之间奔波的旅人,常常用高晓松那句爆火的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来宽慰自己。但网红打卡点真的是“诗和田野”吗?以武康路“被迫”成为网红的老楼和老者为例,前来打卡者甚众,可这之中又有几个人的视线穿过了蝴蝶结的遮蔽,看到文化本身?

这幢老楼有超过90年的历史,由著名匈牙利籍设计师邬达克设计建造。楼的存在不仅展现了海派文化的兼容并包,楼中生活着的人们更是上海现代化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厚重的记忆是单单一个蝴蝶结无法承载的。网红们所谓的“寻找远方的诗和田野”,不过是将诗和田野嫁接在某个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特定的远方,轻忽质朴却本真的东西。

这种轻忽是危险的。当根本矛盾从物质转移到精神,我们为了证明生活的丰腴,反而放弃了更宝贵的元素——文明、道德、理性……一座安静的老楼涌入大量无礼的“打卡者”,争抢着去分食那一口“算法浪漫”。“打卡”本身发展为一种无意识的、机械的标签化行为,人们前赴后继,自愿成为网红的拥趸、流量的工具。

该摘下蝴蝶结的不是那幢老楼,而是那些在“流量”塑造的短暂梦幻中迷失了自我的围观者们。在为片刻的满足沾沾自喜时,殊不知自己早已被困在围观他人和被围观的影壁之中,只能在点赞数量里寻找虚无的存在感。

摘下遮蔽在眼前的“蝴蝶结”吧!放下对融入社交人群的迷恋与追逐,将视线投入更有价值的广袤天地,还自己一分怡然,也还老楼一片宁静。

(作者来自复旦学生评论团)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约评论员 赵婧然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