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美警”一不小心成up主,学俄语金融的她屡破大案
2021-05-1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大家好,今天我带你们来云逛展,在这里给小伙伴们普个长江禁渔法。”在“浦江美警”的B站视频中,上海市公安局边防港航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冯逸璇身着一身警服,扎着利落的马尾,笑容甜美,声音悦耳,自称“二马姐”。

冯逸璇除了是一名up主,更重要的本职工作是一名水上公安,她和同事们不仅要维护浦江航运治安秩序、营救落水群众,同时要打击水上犯罪。

 == 学俄语金融 屡次侦破大案 == 

1987出生的冯逸璇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俄语和金融双学士学位,她的同学大多都选择当老师或白领。“最初我因为参加一次特奥会外语志愿者服务活动,被一线基层公务员兢兢业业的工作状态所吸引。我感到公务员的工作既丰富也很有意义,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于是我立志做公务员。”采访时,冯逸璇顿了顿,笑着说,当初报考公务员时,公安正好在招翻译,因此我最终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2009年的夏天令冯逸璇印象深刻,那年刚从象牙塔走出的她带着青涩和稚嫩进入水上公安局工作。因为她有俄语专业特长,被分配进入出入境部门,翻开了她人生崭新的一页。这个部门承担着上海水域所有外籍船舶上治安、刑事案件的处置,上海作为全球航运业发展繁荣的城市,每年进出上海水域的外籍船舶上万艘次,冯逸璇和她的同事们总是奔波在各类外轮案事件处置的第一线。

说起2012年1月的一起侦破案,冯逸璇回忆道,当时一艘巴拿马籍船舶停靠在闵行一船厂整修,船上价值数万元的铜泵不翼而飞,但船员均为俄罗斯人和菲律宾人,语言不通使侦查破案工作陷入僵局。

冯逸璇和同事们迅速赶往现场,中英俄三种语言间的自然切换使得案情逐渐明朗,帮助侦查员理清了思路,在48小时内迅速抓获了3名内外勾结的犯罪嫌疑人。在出入境部门的8年里,基于语言特长,冯逸璇和同事们先后协助破获了利用外轮特大走私香烟案、外籍船员被敲诈勒索案、国籍邮轮游客被盗案等多起有影响的案件。

 == 营救落水者 救人更要救心 == 

波光粼粼的黄浦江,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外滩观光,而由此产生的人身安全问题也是边防港航公安亟待解决的。

2020年6月的一个清晨,一名刚满18岁的女孩跳江轻生,被救起后一直沉默不语。“女孩的性格偏内向,我估计可能是觉得派出所环境陌生,再加上周围很多男民警所以有些紧张。于是我就带她出去吃早饭,在外面聊聊天。”冯逸璇回忆道,在聊天中,女孩终于开口表示有抑郁倾向,再加上面临高考压力,从江西离家出走准备告别这个世界。为了缓解女孩心中的压力,冯逸璇一路上陪女孩边聊天边观赏外滩的风光,慢慢打开她的心扉,也重新燃起她对生活的希望。女孩后来顺利地参加高考,读了大学,并说以后也要来上海工作。

2020年10月,冯逸璇调任至边防港航分局刑侦支队担任副支队长职务。挽救生命值得欣慰,但作为一名女刑警,冯逸璇现在承担的却是无法挽回的生命之重。作为水上法医的“大姐大”,冯逸璇对这项工作更有着深刻的理解。“为生者权,为死者言”,弄清楚每一具尸体的情况,是冯逸璇团队的职责。除了调查取证、找寻目击者、调取监控视频、陪家属到殡仪馆辨认、告知家属事件过程的同时,还要做好情绪安抚工作,这是特别有意义的工作。

“我们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家属以另一种形式,陪伴逝去的人走完最后的时光。”冯逸璇说。

 == 对话 == 

希望给青年人更好的普法宣传

记者:如今你又多了个身份,“浦江美警”的出镜民警,最初为什么想推出这个系列?

冯逸璇:新时代的公安宣传要与时俱进,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达成警务知识的传播,这也是我们当前公安文化宣传的一个新课题,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法律、遵守法律。

记者:那么如何更好地向年轻人进行法律宣传呢?

冯逸璇:每一次进行普法时,我们都会提前翻阅和整理大量的资料。比如为了更好地做好长江禁渔视频,我们特意去海洋博物馆学习,把现场讲解的内容录音,随后再背下来,也是希望让大家意识到禁渔的深刻意义和内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