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5个成人中有2人患心血管病!专家: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021-05-2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通讯员 张玉龙/图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9年全球疾病和危险因素负担报告,1990年至2019年间,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稳步增长,几乎翻了一番。2019年全球死亡人数中,1/3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中国是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面对心脏疾病人数的不断攀升,到底该如何解决?

5月21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的“从心出发、用科普传递爱的力量,番茄树科普在行动”大型健康科普公益活动上,知名专家们以及热爱大健康产业的社会各界代表汇聚一堂,展开了科学的探讨。本次会议以“中国心,健康心”为主题,以“科普+党建+心脏健康”为引领,践行健康中国行动,科普传播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慢病,迎接建党100周年。

在此次公益活动中,由上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番茄树心脏科普志愿者团主办,宜心健康和番茄树健康平台承办,中国科学院葛均波院士、陈凯先院士、上海领军人才、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范慧敏教授等专家出席并启动的全国首个“心脏健康日”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注目,成为上海科技节系列活动中一道独具特色和科普内容的风景线。

葛均波院士指出,心血管慢病的高发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突出表现在和衰老相关的泛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持续增高。泛血管疾病是以血管病变(其中95%为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危害心、脑、肾、四肢及大动脉等重要器官的一组系统性血管疾病,而泛血管疾病的防治要有整体观,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及早期康复具有重要的价值。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是全球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数据, 2019年全球死亡人数中,1/3死于心血管疾病,而中国是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目前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死亡率仍居首位,平均每5个成人中有2人患心血管病,我国的心源性猝死人数超过54万人/年。

与此同时,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超过十亿人/次,包括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酗酒等。这些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因素是可以防控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指出,对心脑血管疾病要提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大力开展早诊早治早康复,提供系统连续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

在活动中,大家共同倡议将每年的5月21日定为心脏健康日,唤起全民的心脏健康意识,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在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携手更多的教育科研、医疗机构、社团公益组织、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大力开展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筛查、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全程科学管理,以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猝死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通讯员 张玉龙/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