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和致敬吴孟超院士,东方卫视今晚播出电影《我是医生》
2021-05-23 上海

电影剧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5月22日,我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国际肝胆外科的著名专家,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的吴孟超院士在上海逝世,举国哀悼。为纪念和致敬这位共和国之星,东方卫视将于5月23日22:30播出由上影集团拍摄的故事片《我是医生》,该片讲述了吴孟超生平,2017年公映后引起公众热烈反响,曾获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吴孟超院士是让人高山仰止的大医。他曾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然而,面对外界赞誉,吴孟超院士极其低调,他多次表示:“我只是一名医生”。电影《我是医生》同样也没有刻意拔高,2017年公映时,《我是医生》制片人袁孝民表示,“可以说它是10年来难得一见的人物传记片。”

吴孟超院士人到高龄,仍然坚持在医疗一线,亲自主刀手术。工作中,他有太多感人的例子,但编剧黄丹抛开了常规的手术台救人套路,他总结了吴孟超一生的奋斗目标是:搞超前的科研,从根本上救治病人。吴孟超曾说过:“我哪怕是化成千手观音,一天也只能做一千台手术。手术也好,化疗也好,放疗也好,都不能解决问题,根本性的治疗方案就要靠基础科学。”《我是医生》中,吴孟超也有句让人过耳不忘的台词:“一把刀、一台手术,只能救一个人,但一片基础研究的华盖能庇佑更多人。”

除了自我定位为“只是一名医生”,吴孟超院士还有一个期待是,“百年之后,我希望别人给我的评价是‘他是个好人’”。电影《我是医生》在医术之外,也同时聚焦了他的人格魅力。该片导演谢鸣晓也曾表示:“当我站在手术室里,看着吴老如此高龄在那里做手术的时候,那就是一个英雄。那个气场,你不身临其境,是无法想象的。我们有责任拍好关于吴老的电影。”

影片参考了大量吴孟超的真实事迹,甚至一些经典台词都是吴孟超的原话。2013年,吴老50多岁的女儿结肠癌肝转移,会诊时许多医生都不敢给她做手术,最终吴孟超决定自己来,“躺在手术台上,她就不是我的女儿了,她就是个病人嘛。”学生赵一涛担心吴老对这个手术领域不够熟悉,主动请缨做手术。吴老说:“我回去翻翻书就熟悉了。”谢鸣晓说:“这句台词是照搬吴老的原话。这样的话,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医生来说或许是不负责任,但对经验丰富的吴老来说,恰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幽默表达。” 

确实,在生活中的吴孟超院士,亲切、幽默、真实,让主创团队无比感触,“就像自己的爷爷一样,让我们心生亲近”。

也因为这部影片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2017年,它成为上海入选“五个一工程”的5部作品之一。吴孟超院士本人曾身着军装亮相该片研讨会,现场更是几度敬军礼,他说:“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要坚持做一个军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中国医生,始终为人民服务。” 

吴孟超院士在现实和电影中都曾表示,癌症依然没有攻克,自己只能抓紧建立平台、培养人才,“有人、有平台,基础研究就能开展下去,20年、30年、40年总能解决问题。到那时,我在天上看。”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如今再看《我是医生》,相信观众将会有更多的感触和收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