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初心奋斗者|陈凯先院士: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021-05-2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我是一名党员。”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这样介绍自己,“回顾建党100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内心深感自豪。”这位用一辈子为我国药物设计新兴领域的开拓和创新药物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院士说,作为党员,就是要心怀大局、心怀全局,“国家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科技报国的信念从未改变  

1945年8月28日,陈凯先出生于重庆,父亲为庆祝抗战胜利为其取名“凯先”。从青少年时代开始他就对科学家故事、科技发明事迹非常入迷,逐渐萌生了科技报国的愿望。这样的理想深深扎根于他心底,不管人生境遇怎么变化,这一信念从未泯灭。

1962年,17岁的陈凯先以优异成绩被复旦大学物理二系录取,但意外被分到放射化学专业,从此“误打误撞”进入化学领域。之后他经历了军垦农场的劳动锻炼,也曾在制药厂看过水泵,在离开校园的日子里,他没有荒废学业,一本《化学专业英语文选》成为他攻读英语的伙伴。

1978年国家恢复了研究生招生,陈凯先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药物所),就此踏上学术研究之路。因为要开拓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新研究领域,他来到长春吉林大学唐敖庆先生门下学习量子化学。“在大学里我学的是化学专业,数学课学得不深,但量子化学对数学要求很高。记得上第一堂课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用英文出了一道题,我连题目都看不懂,交了白卷,这是我自小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尴尬。”下课后,陈凯先到学校书店买了本《线性代数》,白天上《群论》新课,晚上自学《线性代数》,花了1个多月时间终于补上了所缺的课程。

从吉林大学学习结束后,陈凯先回到上海药物所完成博士学位,并被公派到法国去学习。没学过法语,也不熟悉法国实验室的设备条件和课题背景,出国伊始,陈凯先遇到的挑战可想而知。他咬牙坚持:“实验室里集聚了来自各国的研究人员,我决不能给中国人丢脸 !”别人放假休息了,他还在实验室埋头工作。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勤奋努力的顽强精神,陈凯先研究工作很快获得了优异成果。第二年,他获得了巴黎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颁发的1986年度尼纳·舒可伦奖,这是该奖项首次颁给一位中国学者。

3年多以后,学成归国的日子到了。法国导师极力挽留他:“你只需要说一句同意,其他事情都由我来办。”但陈凯先还是选择了回国。“选择如期回国,对于我来说是很自然的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思想斗争。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爱国的传统。我愿意加入到使祖国强盛起来的集体奋斗中去。”

  国家的需要就是努力的方向  

“我这一生遇到很多变化和转折,但每次我都记住一点,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陈凯先看来,作为党员,就要心怀大局,心怀全局,为国家发展战略做贡献。

留法归来的陈凯先带回来一台省吃俭用给所里购买的计算机,用它来开展药物设计领域的研究。从那时起,经过几代人多年的持续努力,我国在该领域从几乎空白的状态发展到今天在国际上已有相当大影响,上海药物所也成为我国药物设计研究的重要中心、国际上该领域知名的研究单位之一。

担任药物所所长时,陈凯先曾面临一个重大抉择:药物所是否要东迁张江?当时,社会上“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认识还未完全扭转,药物所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最大的担忧是,药物所原址附近集中了很多科研单位,学术氛围浓厚,交流方便,如果孤军搬至浦东,离开了中科院这个整体的支撑,如何发展?“在我面前,一方面是浦东开发开放这一国家发展的大战略;另一方面是研究所、职工的很多困难怎么解决。”陈凯先说,面对艰难抉择,他和班子成员把国家发展放在了第一位,通过召开座谈会、做思想工作,逐步统一了大家的思想。2003年,上海药物所张江新址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第一家整建制搬迁至张江的国家级生物医药核心研究机构,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如今张江已成为国际知名的“药谷”,集聚了1000多家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2005年3月,刚届满卸任上海药物所所长的陈凯先,又迎来新的挑战——出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如何推动科技与教育的交叉、现代与传统的交叉,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这个他一开始不敢接受的担子最后还是一肩挑了下来。

“陈校长经常谦虚地说自己不懂中医药,是中医药的门外汉,其实他是我们学校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引领者。”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处长赵咏芳说,他把药物所东进张江的开放精神带到了中医药大学,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在科技创新领域蓬勃发展,取得了多个行业第一。

几十年来,陈凯先的所有成绩都源自“国家需要”,这也是他的初心。

  为人为师都是榜样  

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沈竞康至今记得,2003-2004年国家酝酿和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期间,陈凯先牵头起草把新药研究列入重大科技专项的建议书,征集了一百多位两院院士署名支持,对国家正式立项实施《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为陈院士的学生,让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柳红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博士一年级来到药物所,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推开所长办公室大门,是陈老师的热情谦和与亲切让她感叹“这才是学者的风范”,也让她博士毕业后毅然来到这里做博士后研究。直到现在,成立了自己的课题组,学术上遇到问题,她都还是会去找老师,老师总会站在更高的角度给予她启发。

“我们中医药圈子里的人习惯称陈院士为‘陈校长’,为人为师他都是我们的榜样”,赵咏芳这样表示。虽然都知道他特别忙,是位“空中飞人”,连周六周日都在工作,但遇到难题、烦心事大家还是爱和陈校长聊聊,听听他的意见。“他也总会耐心地听我们讲,会帮我们逐字逐句地修改幻灯片,不厌其烦地指点。”

而让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党委书记李医明印象最深刻的是陈院士的艰苦朴素。“他有一件蓝色风衣,已经穿了十几年。对自己他很俭朴,但对学生却关爱备至。记得2018年陈院士获得了上海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终身贡献奖’,有3万元奖金,他自己一分没留,全部捐给课题组用于学生的奖励和补贴 。”

“科技报国,为党的事业、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我感到很充实。”陈凯先说,“回顾几十年人生历程,我感悟到困难和磨砺也是人生的一种财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