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夜吃出“悲剧”了!年轻人,喝酒撸串儿前请先了解这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每天晚上拿出手机点一点,自己最爱的烤肉、烤海鲜就能送到嘴边,这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30岁小伙子小秦标配。不过就在几天前,宵夜却吃出了“悲剧”,突发肾衰竭差点要了小秦的命!
入夏了,不少年轻人喜欢约上三五知己去吃夜宵叙叙旧,烤串、小龙虾、啤酒摆满一桌,边吃边喝边聊,那可是相当惬意。只不过,夜宵虽然美味好吃,但悲剧也不少。在此,专家提醒,如果经常吃宵夜就相当于让身体“加班”,不仅会加重身体负担,还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 一顿宵夜吃出急性胰腺炎 //
上周二的深夜,家住徐汇区的小张和三五好友一起吃夜宵。当天的宵夜极为丰富,羊肉串、鱿鱼等各种烤串外,还点了数十瓶啤酒。吃到尽兴时,小张突然肚子疼痛难忍。原地坐了一会后,不适的感觉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胸口又闷又痛,我感觉自己快要死掉了!”后来直接送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小张得了急性肠胃炎。
“宵夜,还是要少吃啊!目前,每年夏天都是急性肠胃炎的高发期,其中年轻人占了多数,主要症状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医生语重心长地告诉小张。
吃宵夜吃出“悲剧”的,远远不止小张一位。26岁的小林在一家外企工作,平时上班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下班后也喜欢坐在电脑前,基本上不运动。经常隔天就会约三五好友吃宵夜,大家喝喝酒、撸撸串。但是,几天前小林吃完宵夜后,出现腹胀、呕吐、剧烈腹痛等症状,送至医院后,经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发作起来,痛到打滚,吃宵夜差点把命都吃掉了。”至今,小林还在为那顿宵夜后悔不已。
记者了解到,急性胰腺炎多发于青壮年。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有饮食过度,有的还伴有饮酒过度。这主要是由于暴饮暴食吃进了大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刺激了胰腺,致使胰液分泌过度旺盛。与此同时,由于小林有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且合并有重度的肥胖,减肥期间的暴饮暴食,无疑就为胰腺炎埋下了引线。
// 他更悲剧,吃出了突发肾衰竭 //
市民小秦是互联网企业的一位工程师,经常晚上加班使得小秦养成了吃夜宵的习惯。众多美食中重油重盐的烧烤是他的最爱。每晚12点左右,他都会习惯性的拿出手机点餐,肉串、烤海鲜都是必点项目。几年宵夜吃下来,小秦体重达到了200多斤。上个月开始小秦睡觉是总感到胸闷不适,以为是天气太闷或者是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但几天前,小秦上床睡觉时感觉胸闷气喘到没法躺下,被家人送到医院就诊,原来是突发肾衰竭。幸运的是,小秦被紧急送入重症医学科抢救后,如今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吃宵夜,引发的突发事件还不在少数。近日,据媒体报道,浙江的一位王女士下班后约朋友一起去吃夜宵,没想到这顿丰盛的夜宵直接把她送进了医院急诊科抢救。
王女士的腹部CT示胰腺肿胀渗出,抽出的血液呈明显的乳白色,甘油三酯高达24.29mmol/L,超出正常人的14倍。急诊科医生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后,王女士腹痛明显缓解,逐转入肝胆外科继续观察治疗。祸不单行,住院期间,王女士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视物双影,言语含糊等症状。神经内科医生急诊会诊后,考虑并发急性脑梗死。万幸的是,王某在院内发病,被抢救了回来。
到底是什么惹的祸?专家解释,王女士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的油腻食物和酒精,导致胰腺不堪重负,急剧分泌胰液,而这些胰液无法排泄,就会倒流回胰腺,使胰管内压力增强,引起胰腺炎症。另一方面,急剧增高的血脂增加了血液的粘稠度,呕吐、禁食又减少了血容量,导致脑梗死发生。
// 熬夜加班饿了,咋办? //
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平时可以不吃夜宵,可是熬夜加班晚上饿了咋办?吃还是不吃呢?对于这个问题,上海仁爱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胡联华告诉记者,对于正常白天上班的人群,晚上熬夜就已经是透支身体了,再加上吃宵夜,损害只会更大,建议不要吃,并且减少熬夜的次数。
常吃夜宵危害多多,直接伤害的是胃肠道。胡联华主任医师解释说,“晚上吃消夜会增加肠胃负担,导致胃肠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会造成胃胀、消化不良等,长此以往容易产生胃痛等症状。晚上人体新陈代谢率下降,消耗的能量也会相对应的减少,多余的能量就会变成脂肪存储在体内,长时间如此会导致体重上升;同时,夜宵摄入频次太多、经常暴饮暴食、夜宵伴以酒水等问题都会刺激胰液分泌过量,长期以往自然就会增加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除此之外,晚上如果吃得太饱,胃、肠、肝、胆及胰等器官就不能够休息而要继续工作,会不断传送信息给大脑,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容易诱发失眠;若夜宵进食太多,或是频繁进食,还会增加冠心病以及尿路结石的发作风险。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需要熬夜上班的,并不是说不能吃宵夜,而是要吃一些健康的食物,可以吃点粗粮、水果类的,不会增加身体的负担,还有一定的饱腹感,不要吃过于油腻以及刺激的食物,以免对身体不利。”胡联华主任医师告诉记者。
>>> tips
切记!选择夜宵四条原则
但是,宵夜难戒,到底该怎么吃?
关于吃夜宵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如果晚饭吃得比较少,感觉自己睡前会饿,专家建议在睡前2个小时左右吃夜宵,而不是临睡再吃。比如12点睡,那就在10点左右吃夜宵;计划11点睡觉,则在9点左右吃夜宵。
专家建议,夜宵选择要遵守以下原则:要低脂肪、低热量,营养价值高一些;要容易消化,不给胃肠增加负担;要有足够的体积和足够的饱腹感;要吃完后不引起兴奋,更有利于后面的入睡。
根据以上的四条原则,排除掉鱼肉类,那可选的就是蔬果类、谷物类、豆类和奶类。这些食物是符合低脂肪少热量,消化吸收较容易,给胃肠带来的负担也小。
还有,烹调方式要避免油炸爆炒这类的方法,也不适合用辣椒、花椒之类令人兴奋刺激的调味品。味道上要清淡些,少放盐,因为盐多会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糖也要少放,避免血糖水平的大起大落。
从健康角度考虑,常吃夜宵不是一件“好事”。年轻人,迫不得已可以适当进食,但并不建议将其养成一种习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