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聚英才·青年专项行动|上海青年业委会委员联谊会会长周浩:服务社区,让上海更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施培琦/图、视频 杨诚/剪辑
周浩说,如果不是在上海,自己不知道还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在这位开着一家物流公司的上海青年业委会委员联谊会会长眼里,上海深刻地改变了他,使他在被广泛认同的同时,有一种参与社会事务,为他人谋幸福的想法。周浩说,这座城市教会自己,如果社会价值实现了,个人价值也一定会实现。
// 人物名片 //
周浩,80后中共党员
静安区临汾路街道汾西路88弄业委会委员、上海青年业委会委员联谊会会长、静安区青年业委会委员联谊会名誉会长。
2018年初,周浩加入小区业委会,成为了一名青年业委会委员。在此期间,建立了“日常巡查制度”,牵头对小区的车辆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周浩的很多社区治理的创新做法,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
快乐来源让女儿开心到让大家都开心
周浩一直觉得,要领导好一个业委会,首先要当一个好爸爸。上海青年业委会委员联谊会会长是一个要面对多少琐碎之事的职位,而一个好爸爸是充满温情,春风细雨的,这两个身份看上去如此不同,不过在周浩眼里完全一致。
2003年,22岁的周浩大学毕业来到上海,在一家物流企业干了9年,2012年他突然决定转型,而缘由就是女儿。彼时女儿已经3岁了,正读着托班,却因为平时少有父亲的陪伴而有点自闭。“这么不够自信,不是我想象中的女儿嘛!”很多年之后,谈起女儿当时的状况,周浩还是颇为揪心。他决定当一个奶爸,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可前提是他必须辞职自己开一家物流公司,这家公司规模还不能太大,以确保他有足够时间给家人。
于是在小区里出现了这样一位父亲,在工作日的下午,他带着一群孩子们玩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孩子王”,而他的目的就是希望这群孩子能够接纳自己的女儿,他关注着女儿的变化,企盼有一天孩子能够“走出来”。女儿越发开朗了,周浩也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公共事务的热衷参与者。女儿上幼儿园后,他是幼儿园家委会的会长,女儿读小学时,他是学校好爸爸讲师团的团长,直至现在女儿读初中,他还担任着学校议事小组的副组长。
周浩并不避讳他参与公共事务之初是存在私心的,就是能够更好地了解女儿的状况,但做公共事务时间长了,他彻底领悟到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他获得了自己的快乐,这份快乐远比自娱自乐更让人激动。
来到上海后,周浩参与的社区公共事务越来越多。 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发光发热在社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周浩很明确地感觉到,是上海这座城市改变了他。18年前,当他到上海公司做销售员的时候,他还像巴尔扎克笔下的拉斯蒂尼那样充满欲望,充满着一切为了个人的所谓美好生活而必须去做的动机。但是他很快发现,在这座城市根本只要去努力了,每个人的能力都会被发掘,都会获得发展的平台。
“就拿孩子的教育机会来说吧,我的两个孩子已经获得了从街道到区级到市级的大大小小很多奖项,上海是看一个人的才能的城市,只要有才能就会被发现,就会获得认可。”周浩说。也就是从物流公司辞职之后,周浩创立了自己的物流企业,一个只有五六人的小企业,每个人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而且极少有应酬之事。
被上海深刻改变的周浩,有了一种要为这座城市做点的什么的想法。所以他参与公共事务由私心而起,但最终他还是回归了公心,这是一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心。2017年周浩居住的静安区临汾名城业委会换届,他成为了业委会的委员,从而将他的参与公共事务的公心扩展到了社区建设领域。
分享经验带动青年人参与社区事务
周浩说,一个小区建设得好不好,业委会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加入业委会以来的4年间,周浩做得最为得意的一件事就是主导了小区机动车停车收费及道闸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当时他反复和四家公司进行谈判,其中开价最高的一家公司也不过是每年6万元的设备租赁费,而周浩凭借当年自己做销售员的劲头,硬是说服一家公司以每年三万元出头的价格租赁设备,而且说好五年之后,设备归小区所有。这样周浩就为小区节省了每年两万多元的支出。有人觉得周浩没有必要为了小区几万元资金花那么大力气,周浩觉得这些钱还可以做很多事,而这些事也将影响每个人居民的生活。
周浩进一步扩大他的公共事务的外延。在创立了静安区青年业委会委员联谊会之后,他又被团市委推举为上海青年业委会委员联谊会会长。这样,周浩就可以和其他小区业委会成员一起接受集体培训,并且在这个平台上分享各自的业委会运作经验。
最近周浩一直在推动青年人参加社区事务。他说,现在的青年人忙于工作,休息时也宅在家里,很少关心社区,而事实上他们才应该是社区管理的核心力量,他们掌握着新的思维,新的办法,所以应该充分利用起青年人的聪明才智。周浩想到的一个办法就是“小手牵大手”,通过举办亲子类活动,让孩子把他们年轻的父母从家里拉出来,渐渐地让他们熟悉小区,提高参与小区管理的兴趣。
现在,周浩在小区居民眼里是一个信得过的领头人。周浩为小区忙前忙后多年,依然乐此不疲,他说一个人的价值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种,他现在更看中为居民服务的社会价值,而事实上社会价值实现了,个人价值也就实现了。
══ 英才对话 ══
把青年人的新思维运用在社区事务中
青年报:作为业委会的委员,您觉得业委会的运作难点在哪里?您接下来有些什么计划?
周浩:因为有经济权,所以业委会可以有所作为,也应该有所作为。但是正因为涉及经济,要有所作为,又不乱花钱,这是对业委会成员的公心和管理水平的考验。接下来,我将推动青年人参加社区事务。他们掌握着新的思维,新的办法,所以应该充分利用起青年人的聪明才智。
青年报:上海在您眼里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上海对您产生了什么影响?
周浩:上海是看一个人的才能的城市,只要有才能就会被发现,就会获得认可。上海之所以能够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很重要的一点是这座城市有契约精神,承诺的事一定会做好,履约情况没得说,所以上海的营商环境很好。这些城市特质都对我产生了重要影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施培琦/图、视频 杨诚/剪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