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遗传承中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
2021-05-30 生活

在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举办的“非遗小传人”指绘樱花的活动。本文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这一点,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章莉莉感受尤其深刻。她说,新时代要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美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容。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国际工作营向竹编传承人学习竹编技艺。

  非遗来源于生活,应当回归生活  

上海大学与下设的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自2015年起通过承办“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形成“非遗活态传承与跨界创新”教学模式,让非遗传承人、高校师生、设计师协同创新,共同推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据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章莉莉介绍,整个师生团队以“知识服务社会、美育浸润心灵”为目标,发挥艺术院校创造力,积极研发设计“非遗美育体验课程体系”,为中小学、社区、乡村、公共文化场馆等提供服务,五年来覆盖三十余万人次。

这个模式打通了大中小学生纵向一体化的美育路径,服务社会,面向国际,形成非遗传承与美育的可持续发展,让高校学子从非遗传承中撒播文化自信的种子。

“非遗来源于生活,应当回归生活。”在章莉莉看来,非遗就应该走进公众、影响更多的青年群体,进而推进非遗社会传播及国际交流活动。

为了更好地传播非遗文化,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从2016年至2018年持续研发“非遗手工体验课程”80余门,形成“一项非遗技艺、一位传承人、一门体验课程、一个中国故事”的课程研发模式,站在非遗知识普及的视角,让大中小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验非遗传统工艺的基本流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现场。

去年推出的“二十四节气非遗美育课程”体系,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已与上海教育出版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编写系列教材出版。诸如立春节气的“华灯初上”花草纸彩灯制作、惊蛰节气的“虎虎生威”山西布老虎制作等手工课程,让孩子们深深体验到“时空流转、四季轮回”之美,以及中国非遗的魅力。

以创新课程为载体,非遗美育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学校、社区、美术馆、博物馆,乃至进入互联网虚拟社区、视频网站,辐射更多人。同时非遗美育的推广也已经走出上海,惠及长三角多个地区,比如以高校研究生群体为主的高校知识团队进入浙江美丽乡村,转播非遗文化之余,助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用非遗美育更好地服务社会  

章莉莉表示,通过非遗美育来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一种责任,同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她也关注到,目前中国非遗传承中面临的紧迫问题是缺乏后继人才,很多传承人找不到徒弟,社会公众缺乏对非遗的基本认知。针对这一痛点,上海大学以创新设计专业研究生为主体,整合其他艺术门类专业人才,采用导师组教学形式,为非遗传承提供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通过研发设计非遗美育课程,并实施美育普及的社会服务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培养一批‘懂非遗、爱非遗、传播非遗’的专业人才。”

基于非遗活态传承和跨界创新的丰富经验,上海大学也积极发挥高校智力支撑和服务社会能力,为非遗美育提供课程研发设计和理论建设。

非遗进小学活动。

在服务社会的同时,非遗美育也在助力高校多学科的建设。中国现代教育成果丰硕,同时面临急待解决的普遍问题,比如教育体系有“重知识、轻文化”的现象,缺乏对创造力的培养,缺乏对美的感知和情感表达。而非遗美育包含了传统工艺、戏剧音乐、民间文学、民俗节庆、认知宇宙和自然的体系等内容,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内涵。若能将五千年来形成的东方思维及哲学体系融入高校教育体系,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蔡元培提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情感为目的者也’。”章莉莉说,“非遗美育对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审美力、感知力、情感力都具有重要价值。通过高校青年研发及实施美育课程的路径,潜移默化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学科实践内容,助力高校学科建设。”

  助力青年激发创造力和爱国情怀  

自2015年以来,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已联合主办六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尤其是体验课程、创意集市、文化课堂等多元沉浸体验方式,颇受青少年群体喜爱。

章莉莉表示,非遗美育以青年学子为创作及实施主体,以青少年和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带有当代青年特有的审美意识和兴趣特征,展现了当代青年的创造力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国潮热’‘汉服热’‘李子柒’等现象,体现了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创造。”章莉莉说,“从哔哩哔哩、抖音、快手、小红书等青年传播媒介来看,非遗传统工艺已成为青年进行文化创作的重要元素。非遗美育课程与青年文化紧密相连,也孕育着未来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希望。”

章莉莉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

2021年,许多红色文化也通过生动有趣的美育课程,融入大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润物无声地陪伴他们成长。章莉莉表示,“非遗美育+红色文化”的课程研发及实施,具有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重要价值。尤其是以创意设计为载体,巧妙地将红色文化主题与非遗手工体验课程结合起来。这一系列研发的课程,为祖国献礼,为建党百年献礼。“比如,将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红船精神等代表性红色精神,采用小红军、少年号、小红旗等创意形象,融入与之相匹配的地方非遗项目如泥塑、版画、陶艺、蜡染等非遗课程中,让莘莘学子回顾红色故事,在动手动脑中体会红色精神,以美育为契机,与思政相携手,种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种子。”

知识服务社会、美育浸润心灵,美育改革创新的实践和理论需要高校大胆探索、协同创新、服务社会。“这几年来通过高校非遗美育体验课程研发与社会服务的实践,我们感受到青年学子的创造力,以及通过服务社会所激发的社会责任感。”章莉莉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大中小学生纵向一体化的美育路径是可行的,非遗传承与美育相辅相成,并形成可持续发展。“习总书记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非遗美育结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美感教育等核心文化内容,让学生具有‘塑造美、表达美、传播美’的能力,对塑造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继续推进非遗美育的实践探索,从非遗传承中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