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看了5分钟就叫停!动画片低俗化,怎么破?
2021-05-30 青年

《精灵梦叶罗丽》画面截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近日,一篇名为《小学生看的动画片,成年人看了都脸红》的帖子在朋友圈里刷屏。原来,一部名为《精灵梦叶罗丽》的动画片里包含了不少少儿不宜、宫心计的剧情,却成为小学女生钟爱的“国民剧”。

记者了解到,最近教育部门刚刚发布了《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提到了对学生读物的规范。

“黄色和暴力的内容能删,庸俗的价值观却删不掉。”有专家指出,内容庸俗不堪却成为“人传人”的小学生爱看的动画片,实在不应该。在采访家长、校长、儿童文学作家、儿童心理健康专家、儿童绘本创始人等时,多方呼吁出台儿童影视、书籍等作品的分级制度。

家长看了5分钟就叫停

让人心惊胆战的儿童作品防不胜防

“我女儿5岁的时候看过这部动画片,我跟着看了五分钟,立即叫停了。”壹家绘本馆创始人刘婧是一名5岁半孩子的妈妈。她告诉记者,有一次,她无意中发现女儿用视频App在看这部动画片,她好奇之下也看了几眼,就觉得画风不对。“首先是对孩子审美的误导。里面的女性角色是千篇一律的网红脸,都是锥子脸、肤白、貌美、大长腿,有的穿着很暴露。”

刘婧表示,这还是表象的问题。女儿看的那集刚好说到了邪恶之门。“因为片子的效果看上去特别真实,剧情又特别成人化。导致女儿发生了认知偏离,信以为真,晚上还在问我‘世界上会不会真的有邪恶之门’。我非常重视,当晚就和女儿解释,这是虚幻的片子,你的年龄没到,不适合这个题材。但女儿很坚持,非常希望知道后面发生的情节。”

刘婧建议,不仅是这部动画片,女儿连看奥特曼都会产生心理阴影。事实上,对孩子而言无法分辨虚拟和现实世界。

“之前她每晚入睡前会问,怪兽会来吗?有段时间晚上经常做恶梦。估计只有到小学后,她才会知道原来这一切只存在于电视中。所以我认为动画片的分级很重要,但目前尚缺乏官方的分级指导。建议无论是出版社还是出品方,都要把关价值观取向。底线是不能对小朋友的价值观产生误导。”

小学四年级孩子的家长郭璐认为,目前市面上充斥着内容良莠不齐的动画片、儿童类书籍,归根结底主要还是分级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家长面对这样的现状防不胜防。

她建议,除了孩子自选选择收看、阅读的内容,家长也可以主动给孩子提供自己觉得质量比较上乘的作品,去引导孩子,让孩子从更好的作品中汲取营养。比如现在不少音频类App上面有很多适合青少年听的地理历史类作品,市场上有不少中英文名著,好的读物其实不少,家长自己要有能力去鉴别。

“一些青少年教育专家,儿童文学类、影视类方面一些比较有话语权的大V,很少在某些公开渠道主动宣传,或者推荐适合孩子看的读物。有的专家开出的书目非常老套,时代在进步,书目的清单却几乎没有更新。”郭璐表示,除了权威专家开出有知识含量的书单,家长把控孩子的阅读内容外,第三点就是学校本身也能推荐一些学生爱看的课外读物。第四就是分级制度的建立。

另一位家长吉小姐在看了朋友圈转的有关这部动画片的帖子后表示“大跌眼镜”,“居然有这种动画片,虽然我女儿还小,还在听儿歌,但作为家长我肯定不许她看这些内容,这部动画片的内容对小学生甚至初高中学生来说都不太适宜,比如早恋、勾心斗角等。”

>>>校长支招  

家校共同监管,为学生筑起“围栏”

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校长尤睿介绍说,前不久市教委刚刚下发了《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提到了要加强阅读读物的管理。“一些小朋友看的书籍、动漫包括公众号上会推出的电子读物等不乏掺杂了不利孩子身心健康的内容。对学校而言,会对我们自己的图书进行自检自查,但出了校园,不排除家长手机里的公众号、App里存在少儿不宜的内容。”

通过家长学校将信息传递给家长。学校自己也会推荐一些书目,倡导学生看一些有文学价值的、有营养的读物。“在学校里,我们有时会听到学生说做功课太累了,看看动漫放松一下。在老师、家长的传统观点里,看动漫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现在有的作品尺度太大,还是需要人为监管。推荐孩子看符合年龄特征的读物。”

“上周五,我们在紧急开会研究对策。就以我们学校为例,每个班会开展读书漂流。学生会拿来家中的读物和伙伴们交换看。接下来,我们会设立监控机制,对漂流书籍的内容也进行把关。”她还建议,出版商也好,自媒体也好,应该对出炉的作品设等级标识,不能商业利益至上。

>>>儿童健康心理专家提醒  

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儿童健康心理专家、绘本作家蔡璐滢表示,针对成人化的动画片,儿童显然是从被动到接受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展的水平,受动漫作品和一些成人作品的影响,对成人世界的感性认识普遍较高,这种与实际年龄不符的认知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引导,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她还认为,现在很多青少年儿童因为多种因素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关爱他人的现象。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家长和老师更注重孩子们的物质状况和学习状况,而对于孩子的心理感受、心理健康关心甚少。孩子们在父母身边,在集体中得不到的精神慰藉,在动漫作品里的偶像中得到了满足,起到了一定的心理代偿作用,这是我们在儿童教育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建议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重视少儿文化产品的建设和传播工作,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当发现孩子有不正常或极端的言语和行为时,要及时关注和干预。”她还建议,作为少儿文化产品的出品方和相关审查机构也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金钱至上,更要注重精神文明的传播。最后,家庭作为人生第一所学校,注重家教家风以及家长本身的教育也很重要。

>>>儿童文学作家解读  

黄色和暴力能删,庸俗的价值观删不掉

儿童文学作家萧萍认为,这样的动画片里的孩子形象没有天真的感觉,每个孩子都那么庸俗,在片子里精准打击、互相嘲笑。要知道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孩子是最纯洁和天真的,不要还没长大就“老”了。

她认为,现在的孩子们生长在视频时代,这是与生俱来的成长土壤,要孩子们完全与世隔绝,也是不可能的。“我认为,对儿童读物、影视作品内容的管控上,肯定要分级。还有一点甚为重要,我们可以把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删除,但是庸俗的价值观却删不掉。这才是最要命的。”

萧萍疾呼,如果孩子从小接受的是勾心斗角的剧情,那么人与人之间的恶会放大。问题的关键出在现在的孩子和大自然交流太少了,应该多多地开展“山水教育”。这样,孩子才不会被争风吃醋、洒狗粮、互怼等剧情所吸引。当然,作为家长,自己也不能太双标,不能自己看庸俗的电视剧,要求孩子进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