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院长宁光:提高全民接种率,建立免疫屏障已成当务之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6月1日,以色列全面放开疫情管制,他们已经尝到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的“甜头”。以色列境内已取消绿码和紫色标签,防疫管制仅剩“室内需佩戴口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今天透露,截至6月2日,上海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714万剂次,上海各行各业为市民构筑起了防疫线,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疫苗接种仍是最有效的病毒防护墙。
9月再打?不明智且没有科学依据
针对部分人群想在9月打疫苗的想法,宁光表示,我国目前没有新冠病毒大范围流行的条件和风险,为了度过某个时间段去掐点打疫苗是不明智且没有科学依据的。
说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宁光表示,WHO将我们的疫苗列入紧急使用名单,就是最好的佐证。
“科兴新冠疫苗正式列入WHO紧急使用名单,世卫组织表示,现有证据证明,接种两剂次科兴疫苗对所有出现症状的新冠肺炎保护效力为51%,而在重症保护方面,具有100%的效力。也可对老年人起到保护作用。”宁光介绍说,国药新冠疫苗也被列入紧急使用名单,预防出现症状和重症的保护率为79%。
据介绍,新冠灭活疫苗截至目前已经获得9个多月的抗体检测数据,数据显示抗体仍有一定水平,后续会持续加强监测以进一步观察抗体的维持时间。新冠疫苗属于新研发并投入使用的疫苗,需要大规模接种之后的持续监测和相关研究,以积累更多的科学证据,评估新冠疫苗的保护持久性。
“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保护时间至少可以达到6个月以上。此前,对采用同种腺病毒载体技术的埃博拉疫苗做了免疫持久性观察显示,接种两年之后仍具有足够保护力。”宁光认为,抗体的衰减不代表没有保护力,我国现在当务之急是提高全民接种率,建立免疫屏障,为尽早打开国门,恢复到疫情前正常生活做准备。
天热不用打?跟季节无关
对于有人认为天气炎热,新冠病毒会减弱,宁光以印度和广东疫情为例,否认了这个说法。
“这个极有可能是病毒变异的结果,因为病毒的传播力度在增强,它的生存能力也在增强。但是最主要的是它在人群中传播的过程太广泛,因此它跟季节没有明显的关系了。所以这也是这次新冠病毒和其他病毒,尤其是跟流感病毒相比,不一样的趋势。”宁光透露,“其实去年我们已经看到这个现象,而今年这个现象更加严重,所以我们不管在任何季节都应该去注射新冠疫苗,真正去把传播链打断,形成免疫屏障。”
宁光认为,夏天是很好的接种时机,因为疫苗本身的病毒传播力会稍微有点下降,在这个时候形成的免疫屏障就更加严密,所以还是建议大家能尽早去注射疫苗。
对于18岁以下人群,宁光表示,目前已有的疫苗尚未获得用于该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暂不推荐18岁以下人群接种。
暑假将至,宁光也提醒大家,不要因为打了疫苗,就“为所欲为”,还是要注意防护。因为疫苗的防护力,比如说有效率,大概在70~80%之间,抗体的产生率是在90%~95%之间。“你也可能‘中彩’成为没有产生抗体,或者说不能产生有效保护的那一个,因此,个人防护还是非常重要。”宁光说,如果要到其他国家或者到其他省市去旅行,打疫苗一定是个非常重要的保护措施。
病毒变异疫苗失效?尚无证据
对于有些市民担心病毒变异,导致疫苗不能防护。宁光表示,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之一,它的增殖要依靠活的细胞。在增殖过程中,病毒会发生变异。从全球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监测情况看,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的新冠疫苗失效。
宁光说,从现有的数据表明,我国的灭活疫苗对南非变异株、英国变异株、巴西变异株均仍有保护效果,而对印度变异株的相关研究正在开展。疫苗接种后,虽然可以产生免疫力,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但疫苗保护作用不是100%。即使打完疫苗,也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疫切莫松懈。
本市启动76周岁以上老人疫苗接种后,老年人也争相接种,对于有基础慢病的老年人,宁光建议,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如相关指标控制不稳,或处于急性发作期,则建议暂缓接种。处于稳定期的患者,接种疫苗前后,仍应按医嘱用药,包括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甲减患者使用的常规药物。但是,如果目前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等,或者上面提到的这些急性并发症痊愈没有满2周,暂时不要接种疫苗。糖尿病合并慢性发症的发作期,如心梗、脑梗、心衰等暂时不要接种疫苗。糖尿病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小于等于13.9mmol/l的,可以正常接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各种药物(包括胰岛素),均不作为疫苗接种的禁忌;一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参照二型糖尿病相关标准。
对于有的地区出现小规模疫情后,大家排队打疫苗的情况,宁光认为这是某种程度的恐慌所导致的。“在疫情已经发生的时候,尤其是小规模疫情,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所以这个时候去注射疫苗,可能并不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不如做核酸检测,因为疫苗注射以后产生抗体需要一定时间,而真正形成有效防疫的时间会更长。所以要在疫情没有发生时就去注射疫苗。
那么,新冠疫苗是否会像流感疫苗一样需要每年接种?宁光表示,这还需要继续针对病毒变异对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和疫苗的保护持久性等方面开展研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