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眼日|如何做好青少年近视防控?读写、看视频别忘“20-20”法
2021-06-0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是今年活动的重点之一。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获悉,为了防控青少年近视,近年来上海中小学、幼儿园都纷纷采取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措施。而面对即将到来的暑假,相关部门也发出了“睛彩童年、健康暑假”的倡议,分别针对学生、家长、教师给出暑期对学生爱眼、护眼的相关建议。

 沪中小幼学校多措并举防控青少年近视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升高,近视问题的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8年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而上海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了防控青少年近视,上海各中小学、幼儿园近年来都采取了不少措施。在蓬莱路幼儿园,多年来开展了保护视力的行动研究课题。幼儿园设计了关于视力的家庭调查问卷,发放给全园所有幼儿家庭,开学初,还会用最新的视力仪对全园幼儿进行视力筛查。问卷调查和视力筛查的数据显示:视力不良幼儿人数和需要矫治的人数,从小班到大班逐步递增,由此可见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幼儿的视力有逐渐减退现象。而通过从小班开始的跟踪筛查,幼儿园也进行了对比,发现在62名视力不达标的幼儿中,小班时有13名不达标,中班时有32名不达标。对部分视力不好的幼儿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关注,通过一年的行动研究,发现视力高危人群中66.6%保持原有状态,33.3%双眼视力均有0.1-0.2的提高。

近视防控离不开老师的教育,为此蓬莱路幼儿园通过课题研究以点带面,提高教师对保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责任意识,积累相关的保育工作的方法和经验。比如,就课题中所涉及的幼儿用眼卫生习惯的养成,对教师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实施具体的做法:每周更换幼儿座位;一天中看电视视频的时间上下午分别控制在20分钟之内;个别化学习活动中需要用眼的内容,不安排在阳光直射的地方等。

在格致初级中学,每学期开学初,都会开展课桌椅的个性化调整工作,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积极去除影响采光因素,及时更换灯管,保证教室采光及照明充足。同时,严格落实阳光体育活动,引进足球、体育舞蹈、武术、花样跳绳等多种项目,丰富活动多样性,促使学生主动走向操场,沐浴阳光,缓解持续用眼疲劳。学校方面表示,通过各方努力,近年学校视力不良率从80%降低到75%左右,新发病率也控制在30%以下,学生戴镜率也逐年下降,近视防控取得有效进展。

 暑期在家读写、看视频别忘“20-20”法 

每到暑期,孩子们有大量时间待在家里,是近距离用眼的高峰时期,针对即将到来的暑假,6月6日,在市教委的指导下,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睛彩童年、健康暑假”的倡议。

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处长陈华表示,近年来,上海积极采取行动,紧密依托“医教结合”,多管齐下,全面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和儿童视力保护工作。为破解近视防控难点,教育部门一方面严格控制电子产品教学时间,采用纸质作业,缩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另一方面,发挥体育育人的重要作用,保障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同时在部分试点学校推出户外活动至2小时以上,取得良好成效。

此次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的爱眼倡议,分别针对学生、家长、教师给出了暑期对学生爱眼、护眼的相关建议。读写、看视频“20-20”法,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家长做表率不做“手机控”,记得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增加暑假作业中的社会实践和体育活动等都是倡议书中的新亮点。

教育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上海市眼视光学研究中心主任周行涛表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不断攀升,且呈现低龄化、发展快、程度深的趋势,因此,综合防控近视刻不容缓。他介绍说,暑假期间,青少年近距离用眼比较多,包括读写以及看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视频终端产品,而合理控制好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和方法,能有效预防近视和抑制近视进展。其中“20-20”法,即每次读写或看视频20分钟,眺望远处(5米以上)20秒,被证实为科学预防近视的方法。而每天看视频的时间总共不超过2小时。

周行涛还对家长提出建议,每半年带孩子去正规医院眼科做一次眼科检查,发现近视及早矫治。他强调,佩戴度数合适的近视眼镜不会加深近视度数,而是有利于控制近视进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