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奖提名缘何会“神仙打架”,主旋律作品热并非沾了题材“光”
2021-06-09 文体

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青年报记者 陈宏

今年的白玉兰奖,众多现实题材主旋律作品入围,成为业内和观众关注的最热门话题,优秀作品之集中,甚至让它被誉为“神仙打架”的一届。昨日,本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会集体亮相,畅聊这一话题,也让好作品的标准愈发清晰。

现实题材受欢迎因为反映时代情感

很多人都关注到一个现象,即今年入围白玉兰奖的,全部都是现实主义剧作。这在评委们看来,也是自然而然的现象。这样的作品,不仅关玲教授爱看,作为评委的演员陶虹、佟大为,也都看得津津有味,“非常过瘾”,但更让所有电视剧人觉得有成就感的还是,当下的年轻人喜欢!

“什么是主旋律?为什么就觉得年轻人不看主旋律?是不是我们在若干年的时间里面,在之前所有的这些创作的过程当中,我们把主旋律概念化了?我们是不是把主旋律高高地搁在天花板上?”傅东育导演说,电视人应该搞清楚主旋律的定义是什么,“于我来讲,简单来说,首先我心里理解的主旋律是表达这个民族这一群人,14亿人共同的情感,共同的对生活美好的愿望,以及我们的理想。当你开始表达这个的时候,我认为这就是主旋律。于是你的所有的生活的细节,细枝末节,包括对于历史的所有的映照和关联,都会在作品当中有着润物细无声的表达,那这样的作品自然而然会有受众的感染力。那这种东西就像我们的父辈延续到我们,我们再延续到下一代,这是一个传承,是一种情感的传承。”

新增技术派学院派丰富评判标准

今年的白玉兰奖中国剧单元的评委阵容,既有刘进、傅东育这样的知名导演,张蕾这样的知名编剧,也有陶虹、佟大为这样的知名演员,此外,还有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和关玲教授所代表的“技术派”“学院派”。这大大丰富了被公认为“专业奖”的白玉兰奖的内涵,不过评委们都表示,无论是什么“派”,他们的评判标准其实是高度统一的。“我们其实没有太大的分歧,意见比较统一。”评委会主席刘进导演说,这个标准永远都是艺术、故事、技术等各个环节的高度统一。

编剧张蕾的感受,说出了评委们的心声:“其实影视就是非常综合的艺术,我们编剧非常欣慰能够看到我们有特别优秀的合作伙伴,把心中的世界变成一个甚至比自己想象的更精彩的世界呈现出来。在看这届白玉兰奖入围作品时,我很感慨和钦佩,因为你会发现那些优秀的作品,它是哪儿都优秀,它从编导演到服化道,所有的一切都共同呈现了一个特别引人入胜的世界。”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