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山寨货谁担责?“网红直播带假货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冲上热搜!
2021-06-18 上海

网红主播廖某在电商平台直播间内销售假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各位亲们,3,2,1,下单!”看似热闹的直播间主播带货却暗藏着货不对板,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乱象。

近日,“网红直播带假货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冲上微博热搜,吸引1.3亿多人在线围观,近6804人参与讨论。618购物节来临之前,5月25日《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出台。伴随着相关法规法律的出台和明确,直播带货这种新业态经过最初的野蛮生长,有望逐步有序发展。

▼ 现象 ▼

  直播带货假冒伪劣产品频频发生  

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潘自强的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网红直播带假货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其引用的法律条文来自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随后,该话题“网红直播带假货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也随之冲上热搜。网友纷纷表示,“是该管管了!”“要从源头查处!”

直播间货不对板、假冒伪劣产品频频发生,受损的消费者却往往陷入沟通无门或者投诉难的境地。“本来是为了节约钱,结果反而买亏了。”白领张小姐回忆道,她曾在直播间买到变质食品,当时她购买的食品促销装比市场价便宜20元。但是当她联系在线客服时,经过数次沟通,在线客服却表示,只能赔偿未拆包装部分,还要求张女士把申诉产品快递回原产地。最终,张小姐因为觉得快递和申诉过程麻烦,放弃了赔偿。

据上海消保委今年公布的2020年十大投诉热点显示,直播带货良莠不齐,价廉物美很有可能是噱头。上海市消保委在快手平台“优米佳家纺”直播间模拟消费者购买了一款299元的粉色“平板羽绒被”,后经检测机构检测,该款羽绒被的绒子含量仅为4.4%,与国家相关标准中对羽绒被的定义严重不符。上海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规模较大、信誉度较高的平台。

然而,规模较大、信誉较高的直播间平台也会发生鱼龙混杂的现象。去年,快手带货大主播辛巴深陷“糖水燕窝门”。今年,坐拥千万粉丝的知名主播薇娅售卖了一款198元“Supreme联名小风扇”,被时尚博主公开质疑是山寨联名商品,而非美国潮牌。随后,薇娅对该款风扇做出了“退款不退货”的处理,但并未就此事承认售假及公开致歉。

▼ 监管 ▼

  乱象背后折射直播团队品控能力欠缺  

假货伪劣产品为何频频出现在知名主播的直播间,甚至知名主播直播间也难以幸免?“直播售假的背后可能是主播团队选品和产品质量控制能力欠缺,因为大部分主播都未形成自己的产业链,所以仍然依赖第三方提供销售单品。此外,也存在主播团队在商业利润诱惑下选择明知故犯卖假货。”某MCN直播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道。

“直播带货是市场催生的一个新行业,主播的直播间不仅可以看作一个销售渠道,知名的主播直播间可以看作一个个人品牌,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但是,直播带货行业仍处在发展阶段。当法律法规未明确,就会发生直播间混入假货的事件。显然,这些都不是违法犯罪的借口。”参与侦察网红主播廖某在电商平台直播间内销售假货案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6月11日,备受关注的网红主播廖某在电商平台直播间内销售假货案在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该主播也被视作国内首个因直播带货售假被抓的主播。从2020年开始,为了高额“提成”,廖某的直播间中出现了一些假冒奢侈品商品。而每次与售假商家合作,廖某和团队均能获得高额的出场费以及提成收益。

据虹口区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廖某及她的5名团队成员结伙,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巨大,其行为均触犯了《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分别追究其刑事责任。

记者注意到,5月25日,《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这是国内第一个关于网络视频营销活动的自律规范,对直播行为划定了8条红线,突出直播间5个重点环节管理。围绕该《办法》出台,某短视频平台的主播琦琦透露道:“业内不少主播都听说了新出台的管理办法,我签约的公司近期在直播间下架了不少单品,能够感觉到团队在选品时更加谨慎和严格,并且尽量接知名大品牌的直接销售订单。”

▼ 律师 ▼

  细化并明确直播营销各方参与主体责任  

直播带货在井喷式的发展中,也暴露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乱象。针对这一现象,5月25日《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该办法对于网络视频营销活动具有哪些约束作用?“明确了直播营销环境下的各方参与主体,包括直播营销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以及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从而界定各主体的责任。”

李莹晖律师分析道,一方面细化了直播营销平台的管理责任,包括要求平台进行安全评估与信息安全管理,另一方面对于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罗列了八大绝对禁止行为,其中包括禁止营销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商品。

在直播带货中,如果涉嫌卖假货,如何界定带货主播的责任?“网络直播间不是法外之地。”至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莹晖介绍道,如果主播在自己的店铺直播,比如现在知名主播都会有自己的淘宝店铺,此时主播就成为了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层面的经营者,因此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涉嫌卖假的带货主播,如果被认定为经营者,可能会承担民事责任、行政处罚和刑事犯罪。”李莹晖律师表示,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此外,《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