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傅文霞:如期、完整、成功的一届电影节,给电影人更多平台
2021-06-19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常鑫/图

6月19日晚,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将在文化广场揭晓。作为疫情后首次将所有版块活动都完整呈现的老牌电影节,它的成绩如何也被无数电影人所关注,而如期、完整、成功,也成了他们给本届电影节的最高褒奖。6月18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专访了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傅文霞,请她聊了聊主办方视角里的本届电影节。

一定要达到以往的参与度,给电影人更多平台

青年报:昨天还听马克·穆勒在说,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真的是在全世界的国际电影节里起到了一个标杆性的作用。他还感慨,今年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的片子都非常好,入围者都很年轻,每个人每个片子的角度都不一样,而且上海国际电影节有活力,抢票的热潮是全世界都看不到的。所以,在疫情的情况下,上海国际电影节是怎么能够顺利举办的?它做了怎样的努力?

傅文霞:“马老师”真这么说啊?真好。其实我们也很感慨,去年筹备的时候,就觉得能够线上线下结合办出来去年的电影节已经很不容易。去年的电影节闭幕后,我们就一直在想,2021年我们该怎么样去办?疫情常态化后,我们坚定了信心,决定要恢复所有的线下。去年,我们没有办金爵盛典、颁奖礼以及电影市场,今年恢复的时候,其实也做好了两手准备,比如一些国际电影人不能到上海现场来的话,我们要做好连线的准备。另外针对线下的活动,从筹备开始,我们就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了4种不同的活动分类,这样也让我们可以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呈现一届高质量的电影节。有了这些准备,我们最终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呈现:有国际电影人的参与、国际展商参与度比以往更高、线上线下结合的大师对话非常精彩。

青年报:您觉得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举办,给业界能带来怎样的收获?

傅文霞: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关注国际电影界的交流活动。我们必须要关注,以了解整个国际电影行业的动态。你看,2月份的柏林电影节,最后是在3月份办了一个线上的产业活动,然后它把入围影片在6月份做了个线上展映,没有按照它的以往规模来举办活动。戛纳电影节,是从5月份推迟到了7月份。下半年其它的电影节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我们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的老朋友——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可以看到它是线下举办的,但是规模不大。

关注到这些电影节的不同消息后,我们觉得我们的举办和所有板块活动的恢复,一定要坚持和国际电影人交流、一定要达到我们以往的参与度,这样才能够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平台——国际交流渠道相较以往有所减少,我们要搭建好平台、打通好渠道。

还好,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不错的效果,最终我们的报名影片超过了2019年,参加的国家也非常多。两节的线下市场和国际云市场的展商超过了往年,像国际展商参与度,超过了2019年。线上线下的融合,也是我们对整个电影行业交流做出的一点贡献,我们拿出平台,给大家交流搭一个桥梁,希望大家到我们这个平台上,找到合作伙伴。

新老电影人在百年光影中的呈现是亮点

青年报: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提升自己,今年您觉得有什么新的突破?

傅文霞: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了那么多年,要想提升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这个行业里的吸引力,一方面当然是要靠我们自身的努力,包括选更好的片子,要有自己的话语体系、美学追求;另一方面,我们一定要通过国际间的合作,从外围也来提升我们的办节影响力。

今年,我们和戛纳的电影市场合作了一个人才计划,叫SIFF Young。这是基于前几年我们双方合作的基础,后来戛纳电影市场总监就跟我们提出说,我们已经合作两三年了,接下来是不是应该有更实质性的合作动作?我们都知道,电影节的这种合作一般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选片,一是产业贡献。我们此前的合作,就是偏重于对产业的贡献。那现在发展了,就要考虑能不能够推出新人出来?这对戛纳来说也是非常新的概念,因为他们以前和其它电影节,也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合作。

去年SIFF Young推出之后,我们原本可能要带到戛纳做现场推荐的,今年大概不能去了,我们会线上合作。但这种合作,是实实在在地给我们的电影产业推了优秀的新人,而且这些新人,能够借助上海国际电影节、戛纳电影市场的平台,继续拓展他自己的市场、完成国际视野的培养——这不单单是以前只偏向于艺术上的追求了,我们今年选人的角度,就是融入了艺术和市场两方面的指标。

青年报:今年选出的5位导演,确实非常厉害,都是在业界已经被肯定的后期之秀。当然,电影界的“前辈”也是今年电影节的一个亮点,像张艺谋首次出现在开幕式上,还做了现场发言,都让业界颇为感动。您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傅文霞: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是在6月份举办电影节,正好站在两个100年这样一个交汇点上,所以当然站得要高一点,所以我们今年海报也是“百年光影 步履不息”。我们办节,不仅仅是要讲好我们上海国际电影节自己的故事,也要讲好中国电影的故事,这是我们这个平台的责任。中国电影也要开启新征程,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所表达?所以我们就策划,开幕式上要请来中国电影的代表人物,包括了田华老师、张艺谋导演、张译老师和周冬雨老师,他们其实代表了不同的电影人,让中国电影人在这个百年光影当中能够有这样的呈现。

期待对上海城市软实力做一点点贡献

青年报:今年的惠民放映,已经遍布了五个新城,惠民政策相较于以往有什么提升?

傅文霞:今年增加了电影人和观众的交流。你想,我们每年请来那么多电影人,其实他们不单单是希望和电影人之间有交流,也希望和观众有交流。我们今年惠民放映扩大了范围,除了五个新城,甚至还走进长三角其它城市去放映,所以策划的时候,就想着不单单做放映,还要做得有互动性,能够激发影迷对艺术电影的理解。所以我们很多场次都设置了映前或者映后的交流活动,这也正是艺术电影放映的意义。

艺术电影放映,它和平时的院线放映不同在于,如果不做互动,观众可能理解的是60%。其实上海的影迷已经非常优秀了,但如果加了互动,他们可能就能理解到80%-90%,那这才能够让艺术电影、艺术氛围的营造,达到更好的效果。

青年报:上海国际电影节今年的参与氛围很好,您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电影氛围有什么感受?

傅文霞:氛围非常好。从最早我们的片单开始,到排片表的公布,以及最后每一场放映的信息,你都能够感受到。不单是上海影迷来,其实全国的影迷,都来上海看片,你能感受到他们对这些艺术电影的放映非常热情,这也让我们自己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双方相辅相成,我们团队都特别欣慰。

青年报:有人说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上海城市软实力的一个窗口,您怎么看待这句话?它对上海的城市软实力是不是有推进作用?

傅文霞:我们自己是不敢提的,我觉得我们应该是小小地做了一下贡献吧。上海城市软实力覆盖范围太广了,我们在文化行业里面,也仅仅占了非常小的比例,即使是电影行业,因为上海的电影行业也很强,我们在电影里面也仅仅是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我们希望自己每年都有贡献,希望能够每一年都比上一年有更多的贡献。

青年报:您觉得为什么电影文化能够在这座城市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呢?

傅文霞:我觉得非常奇妙,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我觉得可能就是因为有这种基因在。城市有基因、观众有基础,当然我们团队也在努力,几方面共同推进了电影节的不断成长,不断给城市软实力做一点贡献。

青年报: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您对上海国际电影节未来的期待,您会说什么?

傅文霞:在我们今年的上海国际影视节开幕前,国家也正好开了关于国际传播的一个会议,研究怎么讲好中国故事。我觉得,怎么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我们后面要努力做的一件事。

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是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电影节,它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办得更加专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这么好的平台,达到一个高度后,也要站到一个新的起点上,就是要更好地展现中国电影人的故事,放出更好的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好中国电影的形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常鑫/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