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初心奋斗者|民警李勇:初心之地的最美“守护者”
2021-06-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日出东方。朝阳映照在兴业路76号的石库门建筑上。李勇身着警服,胸佩党徽,精神抖擞地屹立在一大会址前。这枚党徽,是他党员身份的标志,也是他精神信仰的图腾。李勇戴着它,光荣守护一大会址,两度远赴海外维和,三次参与进博安保,十个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而其先进事迹也给他带来了诸多荣誉,曾荣立个人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获颁“联合国和平勋章”,荣获“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称号,入选“全国最美家庭”“中国好人榜”。

  红色圣地守护者的荣光  

2021年6月3日,经过600多个日日夜夜的精心建设,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开馆。4日,中共一大纪念馆迎来了正式开馆后的首批预约观众。

当天一早,中共一大纪念馆周边,党旗飘飘,游人络绎不绝,秩序井然。“心情非常激动”“荣誉感、自豪感油然而生”……首批预约群众兴奋地等待着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前的国旗广场,李勇正带领民警在场馆周边巡查。守护中共一大纪念馆的绝对安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为迎接开馆,李勇和派出所的民警们提前做好预案,在纪念馆周边道路设置蛇行通道、快速通道等,确保游客有序、快速进馆参观。“接下来,我们派出所会和纪念馆进行进一步沟通合作,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更加完善便利的服务。”李勇说。

作为一名守护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公安民警,李勇觉得更要传承好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护一方平安。

从派出所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267米的路,他一走就是十年。三千多个日夜的无言守护,是李勇担当有为的光荣印记,对党忠诚的真实写照,信仰纯洁的岁月见证。

为守护好这片方寸之地,李勇走遍了纪念馆的每一处角落,访遍了周边道路上每一家企业。大至人、物、车、路等基本要素,小至纪念馆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都如数家珍。通过分析历年接访记录、研判客流高峰背后的逻辑,李勇对一年中各个时间节点的客流规律了如指掌,无论客流再大总能从容应对。

李勇被称为“三台所长”,因为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巡逻路上,他都随身带着派出所、纪念馆、物业三方电台。这三部电台,是他牵头建立“警馆社”联席制度的“传感器”,将派出所警力、纪念馆安保、物业保安编织在一起,拉起一张以纪念馆为中心的安全防护网络,实现“一点触网感知、三方联动处置”的治安格局,将各类安全隐患阻挡在馆门之外。

  国际街区的最美“护航者”  

新天地是上海的时尚地标,与中共一大会址仅一街之隔,也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区。0.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着600多家外资企业,南北里商业街年客流量达2000多万人次,4个涉外小区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境外人士在此居住。

李勇在2008年、2014年分别赴海地、南苏丹任务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在与联合国机构、各国警察、当地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提升了外语能力,积累了涉外警务经验,熟知了境外人员的心理和习惯。

然而,新天地上任伊始,自信满满的李勇却吃了“闭门羹”。在登门拜访一家拥有5000名上海员工的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时,他遭遇婉拒。李勇马上反思道:“国内外对警察的职责定位不同。在国外,安全培训是企业自己的责任,警察无事不登门,所以他们不太适应中国警察的主动与热情。”

李勇及时改变思路,围绕外企所关注的出入境、差旅安全、员工权益保护等热点,提前将拜访目的、时长、内容等要素告知,预约后再上门。这一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受到了外资企业的欢迎,逐步接纳了警方善意,对接方也从一般员工逐渐升格为高级合伙人。事后,李勇总结出一套与外企打交道的工作方法:“背景需求先了解,提前告知再上门,社交软件来沟通,有的放矢效率高。”“进得了门、说得上话、交得了心”成为李勇和外企打交道的新状态。

  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  

2020年3月初,国内疫情形势趋稳,国外形势却日益严峻。“作为共产党员,就是要到最危险的地方去!”3月6日,李勇主动请缨,作为黄浦公安增援机场驻点负责人率队驰援浦东国际机场,开展入境口岸防疫工作,所有目的地为黄浦区的入境人员都由他们核查登记、分流转运。

机场分流点需要全程近距离接触入境人员,风险系数很高。谈起这个勇敢的决定,李勇表示自己曾在两次海外维和任务中经历过霍乱、埃博拉疫情考验,具有丰富的疫情处置和外事沟通经验,是最合适的人选。

由于英语流利、亲和力强,李勇很快成为分流点最受欢迎的人。一旦遇到讲小语种的“老外”,大家总是不约而同地想到他。机场工作人员中甚至还流传着他会说六门外语的“神话”。对此,李勇笑着表示自己六门外语谈不上精通,但简单问候是绝对没问题的。因为当年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时,他要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练就了在沟通中快速与外国人建立互信的“硬功夫”。守国门,也需要人文关怀。李勇常说:“我们隔绝的是病毒,而不是爱。”

无论是在党的诞生地,还是繁华的国际街区,无论是外防输入的抗疫一线,还是危机四伏的维和前沿,李勇都用自己的忠诚和奉献,生动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