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横通道西段建成通车,上海交通新添东西向主动脉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郭容/文、图、视频
近日,上海北横通道西段工程顺利通车,北横通道西段成为上海东西向交通新的主动脉。经过6年多的建设,这条长10.9公里的西段工程多次成为“国内之最”。
国内穿越市中心的最大规模隧道工程
据城投公路集团第三事业部总工程师侯剑锋介绍,北横通道西段主线盾构沿线经长宁、普陀、静安3个行政区,总计下穿89处共108栋建筑,穿越5条轨道交通,4次穿越苏州河,采用外径15.56米泥、水、气平衡盾构机施工,堪称盾构穿越的“百科全书”,是目前国内穿越市中心城区隧道直径最大、长度最大的双层道路隧道工程。
盾构从2016年12月始发,到2019年10月接收,历经34个月,“纵横号”盾构完成了多项“急、难、险”穿越任务,包括三次“极限穿越”——近距离穿越百年兆丰别墅群及运营的轨道交通7、11号线等,作为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首条在复杂环境下横穿市中心的超大直径城市快速道路,北横通道的建设之路充满荆棘与挑战,最终在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隧道的顺利贯通。
国内穿越建筑物最多隧道工程
“纵横号”盾构在城市密集区穿越,沿线穿越了89处共108幢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包括居民住宅、高层办公楼、变电站、地下车库等,数量之多为国内大型盾构隧道之最。特别是众多建筑中还包括了有近百年历史的兆丰别墅群。兆丰别墅建筑群为砖木结构,年代久远,结构稳定性较差,北横通道外径15.56米的超大直径盾构在建筑群下方“急转弯”式穿越,为保证穿越万无一失,穿越前对房屋进行检测,建立风险控制模型,利用临近40环盾构地面沉降数据,标定盾构机操作参数;穿越中对涉及房屋、地表进行自动化实时沉降监测,实时调整施工参数;穿越后跟进评估,土体及构建筑物等各项参数均表现良好,穿越两年多以来,房屋未产生沉降开裂。
国内最大直径盾构隧道穿越运营轨道交通
北横通道全线共13次穿越/跨越轨道交通线路,西段工程已完成9次穿越,其中北横通道主线盾构下穿11、7号线运营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是目前国内下穿运营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中盾构直径最大的工程。
两次穿越运营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竖向净距分别为7.06米及7.16米,通过软土地区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定量控制指标、盾构隧道穿越沉降控制参数实时量测技术与装备、盾构隧道穿越微沉降精益控制技术与平台等系列新技术综合运用。并且上海城投积极组织参建各方紧密协作,精细化管理,根据地铁每5分钟更新的实时监测数据,24小时动态管控盾构所有参数,同时组织行业内最顶尖的盾构专家成立咨询专家小组,穿越地铁期间轮班24小时随时“会诊”,确保了穿越任务顺利完成、轨交安全运营,穿越过程中轨交隧道变形量从首次的14毫米提升到第二次的5毫米。
目前,北横通道西段工程已经顺利通车,而东段工程自文安路接地点至周家嘴路内江路,计划2023年12月建成通车。建成后的北横通道是上海中心城区北部的东西向交通主通道,其走向与延安路高架、内环线北段平行,与两条已建快速道路间距约2-3公里,且与中环线、南北高架路均通过全互通立交连接,延安高架路和内环北段交通可方便通过中环线、南北高架路选择北横通道出行,具有一定的分流作用,为市民快速出行提供了新的选择。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郭容/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