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色档案与戏剧结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2021-06-2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 

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进程中,每个看似渺小的个体都与国家命运紧密交织,小人物的选择折射出大时代的变迁。今天,上海市“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项目之一——大型原创红色主题话剧《渔阳里的“大人物”》在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大剧场首演。当档案与戏剧结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记者提前探访,揭秘背后的创作故事。

 == 小人物折射大时代 == 

几个年轻人,在整理档案的时候,聊到了上一辈们居住的里弄往事,一段段历史回忆从纸面跃然而出。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探寻孕育中国革命火种的红色原点,绕不开“渔阳里”。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诞生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中心,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性质的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话剧《渔阳里的“大人物”》,正是选取了1920年的老渔阳里这一历史横截面,看这一幢不起眼的石库门小楼里,伟大的红色种子如何萌芽。

“伟大故事的B面永远是人间烟火。”导演古家鹏表示,通过小切口讲述大主题,用小人物折射大时代,正是话剧《渔阳里的“大人物”》一大亮点。

住在老渔阳里的普通年轻纱厂工人余冬生喜欢武术,爱慕弄堂女孩杨佳婴。而心仪的女孩受到隔壁新渔阳里的邻居陈独秀、俞秀松、杨明斋等几位“大人物”的影响,思想愈发进步,两人渐行渐远。为了爱情,余冬生默默地暗中保护他们。1921年,他也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如愿成为了女孩心中的“大人物”……

剧情选取了余冬生、杨佳婴等几个小人物的视角,讲述1920-1921年这特别的两年里,他们平凡人生中迸发的不平凡故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串起伟大的历史,在“大”与“小”的张力之间,讲述时代洪流之下平凡人的生活轨迹及思想转变。

“通过普通人视角展开戏剧叙事,让个体故事与时代背景、主题价值与情感交流实现多重结合,创造时空重叠、人物群像、历史交错的自由度。”古家鹏这样诠释这部剧的创作。

 == 档案元素贯穿始终 == 

这也是上海市档案局、上海市档案馆首次出品原创话剧,与奉贤区文旅局、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研究中心、上海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共同创作,也得到了中共奉贤区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整部剧以真实档案为基础,扎根史料,通过艺术的方式对历史细节进行深挖和再现。

记者看到,档案元素在剧中贯穿始终。“渔阳里”里诞生了很多红色档案——上海市档案馆的镇馆之宝,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在这里校对;上海市档案馆珍藏有《新青年》杂志创刊号,该刊物的编辑部就位于老渔阳里2号,剧中道具正是参照馆藏的珍贵原件进行了原貌复制。剧情中的服装设计也参照了上世纪20年代的照片档案,舞美设计参照了档案中所记载的石库门房屋的布局。剧中那位出生于松江、作为中共一大会址曾经的女主人薛文淑的艺术形象,也是第一次在舞台上展现。

上海市档案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忻思佳介绍说,《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今年7月1号将正式实行,上海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不仅仅是一大会址、渔阳里这样的不可移动资源,也有很多可移动的红色资源,档案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空的建筑看起来就是干巴巴的,它需要故事来支撑,这些故事就在我们的档案之中。这也是之所以我们档案部门会来出品这台话剧的原因。”忻思佳表示,在建党百年之际,用好红色档案,讲好红色故事,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据了解,今天顺利首演后,这部原创话剧还计划在松江文化艺术中心及上戏上演。上海市档案局(馆)也表示,今后还将通过创作红色主题作品、发布馆藏红色珍档目录、举办学生课堂等形式, 讲好红色档案故事,更好地发挥红色档案在传承弘扬红色基因中的独特作用。

 == 青年人成创作主角 == 

整部话剧的创作表演,青年人占了主角。“演员中大部分都是90后。”导演助理兼演员宋冠廷告诉记者。

能参与这部重要作品,他也感到很兴奋。“拿到剧本以后,我就发现这是一个别出心裁的主旋律作品,角度很新颖,作为一名创作者,很能激起我的创作欲。”不过也正因为并不常见,在创作难度上也带来了挑战。宋冠廷说,在创作和参演的过程中,他也受到了很多启发。“不管是革命先辈,还是弄堂里的小老百姓,都是具有烟火气的,同时也一样在成就着大事业,个体与时代是分不开的。”

演员中,还有4位“非专业选手”,他们都是来自上海市档案馆的青年工作人员。刚接到任务时,上海市档案馆保护技术部的李晨觉得有些突然,但随之而后就是激动。李晨说,自己从没演过戏,本来还有点担心,但主创团队的专业也感染了他。

“有很多优秀的演员在那边抠细节,也能把我们很快带回到当时的情境中,进入到那个时代,那种忧国忧民、肩负责任的情绪中,我相信我们是可以让观众感动的。”行政处的汪丽媛这样表示。

让利用服务部的许瑾觉得难忘的是,这是自己从未有过的一个经历。“平时也会接触到这些红色档案,但实际参演这样的红色剧目,相当于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也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她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