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学子4年前采访的老人获“七一勋章”
2021-07-0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这是首次以中共中央名义颁授的党内最高荣誉。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一位令华理学子印象格外深刻,那就是来自贵州的“当代愚公”黄大发。4年前的一次面对面采访活动,让学子收益难忘的人生一课。记者了解到,今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政大课里,这般“实景课堂”还将有更多。

 ◆ 在社会实践中听党员讲述初心使命 ◆ 

“当代愚公”黄大发在千丈高的悬崖上用手凿出万米卧龙的动人故事感动中国。

2017年暑假,华理商学院的社会实践团队曾深入贵州遵义平正乡团结村,有幸与黄大发老人面对面,进行深度采访和对话。在老人简单朴素的屋子里,一面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悬挂于墙壁上。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围坐黄大发老人身边,认真聆听着他过往的故事。

回忆起社会实践中与黄大发老人对话的场景,队员们印象最深的便是,老人反复提起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职责。

“当时有没有想过渠可能修不成?”“修不成也要修成!” “这么危险,您难道不害怕吗?”“我是党员,怎么能害怕!只有把渠修好了,大伙儿才能过上好日子。”

斩钉截铁、铿锵有力的话语,让学生们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黄大发老人还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寄语华理青年,“要敢于担当,甘于奉献,还要有愚公移山精神。”这是他对青年的期盼,更是自己人生的最好写照。

团队成员林雨澄表示:“第一眼看到这个悬崖上的水渠,感动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一次社会实践,对我们每一位团队成员来说,都是一堂再生动不过的大课,黄大发老人能用36年时间去做一件为人民服务的事情,我们青年就更应该用专业所学服务人民需求和社会发展。”

后来,老人修筑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的事迹,被实践团队员们以微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让更多青年学子从中感悟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学习和传承他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这一实践项目“黄大发——一生只修一条渠”遵义实践,还获得了华理首个“知行杯”上海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特等奖。

 ◆ 在更多社会大课堂中砥砺青春 ◆ 

作为当代大学生,课堂远远不只在学校,社会、企业、农田、工厂……处处都是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好去处。

暑期社会实践的号角已经吹响。记者从华东理工大学团委获悉,今年暑假,还将进一步依托各类红色教育资源、行业企业实习实践基地,创建更多党史学习教育“实景课堂”,通过开展各类宣讲、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更多样、更生动,让“红色基因”传承更加鲜活生动,也在社会大课堂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发扬伟大的建党精神,使实践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效性不断加强。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完成对接,很荣幸作为航天八院的一员参与其中……希望在座的每位同学,都要做自己专业领域的‘夸克’,用星光的闪烁汇成绚烂星河”,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上海航天八院热表处理专业工艺总师鞠鹏飞对华理学子们说。

这是华东理工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实景课堂”发布暨校青年党史宣讲团特聘宣讲员首场宣讲,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一堂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政大课”。

此次,华东理工大学还与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签约,让更多学生走出校门,感悟初心之地,并在各类红色场馆担纲志愿者。

另据校团委介绍,今年暑假,近万名华理学子将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主题,在新疆、西藏、云南、黑龙江、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宣讲、逐梦“十四五”、助推长三角一体化、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上海五个新城建设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