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插上数字化“翅膀”,让巡检更“智慧”
2021-07-0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在以往的道路巡检中,一位司机加一位巡检员是“标配”。如今,强大的AI算法则负责实时处理传感器采集的海量数据。有了“AI伙伴”的加持,只要巡检车在道路上走一遍,一份关于道路状况的数据就生成了,即时、高效、节省人力。

 == 高效+智能 == 

数字化让巡检更便捷

这个“AI伙伴”是由上海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研发的道路健康智能监测系统,它的3.0版本将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首次亮相。此3.0版本采用了全栈国产化技术,国产晟腾AI芯片完全替代此前使用的英伟达AI芯片,算力和性能都有增强。这套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视觉传感器负责观察道路情况,六轴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路面平整度。值得一提的是,它也是国内首个基于昇腾AI处理器研发的系统。

高效和智能,这是该系统最大的特点。以往,工作人员巡视拍摄的图片后续处理还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传统模式是一个司机开车,一名工作人员在副驾驶用肉眼看巡检,检测速度约为20公里/小时。巡检的工作人员还需要下车拍照,比较危险。现在,它的检测速度可提升至60-80公里/小时。”上海翊客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国勇表示。

顾国勇介绍,该系统用“视觉传感器+六轴加速度传感器+AI算法”替代传统的人工巡视,可检测6类常见的道路病害、分析出3类专业指标,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养护,直接人力成本降低50%,时间成本降低30%,养护决策效率提升30%,是人工智能赋能行业治理能力、提升服务效能的示范应用产品。

目前,该系统已在上海的快速路、外环高速等进行广泛应用,是人工智能赋能行业治理能力、提升服务效能的示范应用产品。

 == 创新不断 == 

AI赋能千行百业是大势所趋

记者在上海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发现,由国产芯片赋能的创新产品不止这一种,还有如大规模荒漠恢复治理机器人集群“东方青帝”,其利用卫星定位、物联网、人工智能和云服务技术,进行全智能自动化种植。有基于语音识别的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模拟培训系统SimATC,是国内独家具备AI交互能力的在线管制员培训系统。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是大势所趋”,顾国勇认为人工智能的下半场就是AI的应用普及,“不仅有阳春白雪,也要有很多接地气的应用”。他觉得将来人工智能会变成一个价格平民化使用便捷的一个事物,就像“手机从功能机到安卓机变成每个人的标配”。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7月8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今年大会主题紧紧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聚焦数字经济加快产业发展、数字生活赋能民生百业、数字治理呵护城市生活。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人工智能与城市数字化转型两者互为促进,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在转型过程中,人工智能提出了更多的方案的要求,提供了更多的场景,也能够为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用武之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