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上演,为何这部剧会让胡歌“久久不能平静”?
2021-07-09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戏中是90年前青年人的热血与牺牲、30年前创作者的执着与无奈,戏外是20年前他们和我的憧憬与希冀。台上台下都交织在了一起,我在多个时空的故事和记忆里穿梭久久不能平静。”7月6日晚,胡歌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让他发出感慨的,正是上海戏剧学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所创作演出的原创话剧《前哨》。继今年2月在上戏实验剧院、4月在上音歌剧院上演之后,又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月7月进行了第三轮演出,这一轮演出地点在上海大剧院。

 // 红色剧目集结上戏最强班底 // 

“舞台是我们学艺的地方,左右都是我的同窗。”胡歌微博中所说的“左右同窗”,是他在上戏表演系2001级同班同学袁弘和顾鑫。原创话剧《前哨》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著名的“龙华二十四烈士”中的五位青年作家为原型,袁弘扮演柔石,顾鑫则扮演另一位著名作家胡也频。

这条微博发出之后,袁弘在自己的微博上与同窗进行了互动:“其实回舞台这件事情对我来说,还是受了你的启发。”演出第二天,上戏官方微博也回应了胡歌的微博:“难忘同窗情谊,上戏人心连心。”

原创话剧《前哨》是一直活跃于影视界的袁弘从母校毕业多年后首次主演舞台剧。自去年12月剧组正式投入排练以来,他为塑造“左联”代表作家柔石这一形象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说:“在《前哨》这部剧中,那种年轻的激情,也让我重燃对戏剧的热情。我特别希望让台下观众能感受到,其实每一代年轻人都是一样的,他们也会有犹豫、彷徨,但他们作出了勇敢的抉择。每个时代,年轻人都是国家的希望。”

编剧黄昌勇、导演马俊丰、艺术顾问田沁鑫、音乐总监许忠、视觉总监郑大圣、特邀主演王洛勇和海一天,主题曲演唱万茜……这部红色剧目也集结了上戏乃至整个上海台前幕后的最强班底。

作为编剧,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就曾带领团队多次前往龙华烈士纪念馆、鲁迅纪念馆、老闸巡捕房等地采风学习,打磨剧本。黄昌勇表示,创作伊始,就本着“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出发点来创作和制作这部作品,仅剧本大纲就六易其稿。

 // 优秀的创作展现出的有血有肉 // 

“我最感动的是在一声声枪声下,今天的年轻人冲上前去扶住了将要倒下的烈士们,最后愤怒地冲向黑暗。”“其中很多前后呼应的场景太感人了,鲁迅先生与殷夫有关沙琪玛的玩笑,和许广平先生说好过年一起吃的那顿饭,在龙华看的最后一场漫天桃花。场景和音乐也很美。”“每个人物与家庭的关系都有刻画,让这些人物都更为真实”……

是什么让观完剧的观众们好评连连,继而引发了二演、三演?是优秀的创作所展示出的有血有肉,也是能引起当代年轻人共鸣的理想情怀。

1931年1月,在上海东方旅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五位青年作家柔石、胡也频、李伟森、冯铿、殷夫被捕,随即从老闸巡捕房引渡到市公安局,又关进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在这里,他们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三个星期。1931年2月7日,他们连同其他共产党人共24人被秘密杀害,史称“龙华二十四烈士”。

2020年,一所艺术大学内,导演系学生左浪和姚远正在导师王近教授指导下排演一部写于30年前的未完成的剧本,力图再现“五烈士”的故事。当代青年能否理解90年前五名青年作家的人生选择,又能否解开30年前编剧对“五烈士”的理解和感受?套嵌式的戏中戏结构,为观众搭建了不同的审美和想象空间。烈士们未竟的事业和心中的期许,就像雪霁之夜透过囚室小窗的月光那样,照彻了未来的世界。

“后来不断有人问我,为什么把三个年代套嵌起来,怎么会构思这样的结构?我回答说,不是教科书中学的,也不是模仿哪个经典作品,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历史与当下的切身感受,来源于创作过程。”黄昌勇表示。尤其是戏中加入的20世纪90年代的戏,就有他个人学术道路的痕迹。正是更年轻时的他对这段历史的深入研究触动到了内心,真实的感受所形成的历史记忆一直挥之不去。

上海有太多值得挖掘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戏剧人,更需要讲好英雄故事,传承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黄昌勇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龙华24烈士牺牲90周年。写剧本的时候他就想:“我得抓紧。”黄昌勇希望,这不是一部只演一轮几场的戏——希望经过打磨之后,它可以留下来、一演再演、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