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00万页,“中国历史文献总库·红色文献数据库”上线
2021-07-1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超过100万页,总容量200GB,近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的“继承百年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红色文献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上,这一“中国历史文献总库·红色文献数据库”正式上线。

这一数据库是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在国图馆藏基础上,广泛整合海内外收藏的1949年前的红色书报刊文献开发的,为各界开展红色文献研究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资源宝库。数据库共包含红色图书、红色期刊、红色报纸三大版块,可分类浏览版块内容,也可实现跨库检索,文献总量超过100万页,总容量200GB。

其中,红色图书约6300余种,包含马克思主义著述的早期经典译本,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经典著述,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各种版本,太行、太岳、晋察冀、山东等地新华书店,以及解放社、东北书店、光华书店、大众书店等出版的政策文件、宣传读物、文艺作品等红色期刊一期上线100余种,既包括延安出版的《共产党人》《北方红旗》《布尔塞维克》等刊物,也包括“左联”等革命团体在国统区出版的进步刊物。红色报纸一期上线70余种,既包括《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知名报纸,也包括各解放区、根据地出版的《冀中导报》《冀热察导报》等稀见报纸,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各地短暂出版的《邯郸日报》《新洛阳报》等30余种。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苏智良表示,红色资料最合适的保护和利用手段就是数字化。对此,上海图书馆副馆长、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刘炜提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一的图书馆,要对红色文献进行专门而系统的收集、收藏与提供利用,助力红色文化的传播与研究。“目前图书馆视角的红色资源、红色文献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需要更好地推动图书馆界对红色文献的整理、挖掘和研究工作。”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表示,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上外具有深厚的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与红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渊源深厚,为党史和文献工作作出了特有的贡献。近年来,上外致力于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承担了许多红色文献和历史文本的编译和研究工作,发挥语言优势,增强红色文本的叙事张力,拓展全球视野,打造红色文献的数据谱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