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纪念馆为何“锈迹斑斑”?独特设计大有深意
2021-07-1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近日,经历全面改造升级后,位于澳门路上的顾正红纪念馆重新对公众开放。1925年,震惊中外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燃遍整个上海,席卷全中国。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培养起来的优秀工人代表、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顾正红的英勇牺牲正是这场运动的导火线,顾正红牺牲时年仅20岁。

暑假期间,这处红色地标迎来了不少青少年参观者。他们对纪念馆独特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兴趣。“纪念馆外观看上去有锈迹,旧旧的是为什么啊?”五年级少先队员小黄参观后觉得好奇。

据场馆设计方介绍,顾正红纪念馆建筑外观采用独特的锈蚀耐候钢材质,塑造出一组错动的立方体组合,结合钢柱内退、四面悬挑的方式,创造出舞动的红色绸带,并成为场馆最具标识性的形象特征。“红绸”将馆前休憩、馆内参观、殉难处通道往返这三个区域串接成一条连贯的心理变化动线,与馆内展陈信息巧妙嵌合,隐喻着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革命先烈们所走过的红色抗争道路。

场馆设计方介绍,之所以选择锈蚀后的耐候钢板作为建筑立面材料,是因为钢既代表着工人革命者的阶级特征,也代表工人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最能代表顾正红烈士的工人身份。锈钢原本只是废材,通过设计锻造出“红绸”的锈钢又重新焕发出异样的光彩,不仅艺术感十足,也符合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当代理念。“钢具有的力量感,烘托顾正红纪念馆应有的肃穆气质,锈蚀后的表面所带有的时间痕迹和沧桑质感,也寓意着可歌可泣的早期沪西工人运动。”

此外,位于纪念馆后方的烈士殉难处也体现设计者的巧妙构思。石碑选用花岗岩石材,5块石碑由大到小排列,光滑面与凹凸面相间,石碑上镌刻着“顾正红烈士殉难处”几个大字。不少青少年参观至此都注意到,阳光从墙体的间隙处倾泄进来,这样的光影效果就如烈士的精神之光,留在心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