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场上的红流》呈现革命先辈的青春岁月和思想火炬
2021-07-15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原创大型舞台实景剧《红场上的红流》7月14日在上海浦东大戏院上演。主办方将中俄传统歌舞、图片和视频等巧妙融入朗诵艺术之中,让观众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的青春岁月和思想火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党史学习素材。

上海党史人物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俞秀松继子俞敏对记者表示,今年是建党百年,也是留苏历史百年。1921年俞秀松赴苏联,在给俞敏爷爷的信中就说,中国的进步青年应该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学习革命理论和经验,而当时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和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渔阳里创办的外国语学社,主要就是教进步青年俄语,为他们留苏作准备。当年留苏的爱国青年中就有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李汉俊、任弼时、肖劲光等。

这场《红场上的红流》就是为铭记中共早期领导人的奋斗青春而创作。全剧以当代青年寻根上海红色印记为引线,通过与一百年前的青年一代隔空对话,生动再现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共青团员,自上海出发,带着理想和信仰,前往 " 十月革命 " 的故乡——莫斯科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回国后结合中国实际开展革命斗争的红色故事。

这也是“百年留苏往事”红色历史交流活动的一部分。这个系列活动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为指导单位,由俄罗斯中国总商会、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俄罗斯俄中新时代合作中心联合主办。《红场上的红流》制作团队的编导是青年编剧、作家吴斐儿,而导演则是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老师姜涛。他们擅长将原创红色沉浸式演出带进重大红色场馆。先后原创制作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大型情景朗诵剧《破晓之光——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红色印记”大型诵读演出《巾帼的黎明》、龙华烈士陵园沉浸式无剧场话剧《那年桃花》、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渔阳薪火》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