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在此一脉相承
经过了升级改造后的1925书局,成为沪上首家红色主题书店。本文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老式洋房配上红色窗篷,窗台上鲜花盛开,一眼望去,这就是一栋有故事的建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陈云同志就曾在这里工作,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过去近百年的时光,这里始终传承着文化气息和红色基因,如今则成了上海首家红色主题书店。经过了升级改造后的1925书局在建党百年之际正式营业,继续书写新的百年历史。
现代的阶梯式阅读场景设置,让书店更有亲切感。
“百年书店”焕然一新
虹口区的四川北路街道一直有着悠久浓厚的红色生态氛围,坐落于虹口区四川北路856号的原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就是其中著名的红色地标,而1925年则是书店开业的年份。“所以我们选择了1925作为书局的名字,也是希望人们能记得这个起点。”负责1925书局运营的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销售中心副总赵峰介绍说,“在上海,这里是唯一一家经营近百年的书店,无论是商务印书馆、中国青年社华东分店,还是后来的新华书店四川北路店,这里一直以书店的形式起起伏伏延伸到今天。而我们也希望以一个红色主题书店的模式向未来迈进。”
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1925书局的天然优势,但由于是历史文物保护建筑,书店在升级装修时也是颇动了一番心思,在原有的建筑结构上充分发挥创造力。书局的一楼以海派文化、红色文化、江南文化的三大文化品牌划分了三大区域,还开了家土生土长的上海老品牌“上海咖啡”,为读者还原小时候铝锅煮上海咖啡的香甜记忆。二楼则打造了石库门风格的“新华里”沉浸式红色文化阅读空间。二楼外部大厅区域内,暗褐系为主的书架,配以绿色系为主的吊灯、盆栽和亮黄色的沙发,营造让读者驻足阅读、学习的“第三空间”。
赵峰表示书局内的许多细节适当复原了当年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的风貌,继承了传承百年的红色基因。目前书局的三楼还将建成一家店中店,计划在今年上海书展期间把商务印书馆“搬回”上海,以全新的实体书店和活动基地形式与大众见面。
“新华里”沉浸式红色文化阅读空间内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学作品。
“长红长青”贯穿始终
比起外观和设计,对于书店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内容,而作为一家红色主题书店,纪念和传承红色文化自然是重中之重。“新华里”沉浸式红色文化阅读空间内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学作品,以历史年代为脉络一一列展,其中一个展台还收集了习近平总书记历年的语录,这里俨然就是一个红色文学的图书馆。在“新华里”的一角,还保留着一扇窗,这是当年反动军警前来抓捕时,陈云同志撤退的通道。而1925书局与陈云颇有渊源,在1925年到1927年期间,陈云曾在这里任职商务印书馆的营业员,这两年间他学习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并且有幸在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如今的1925书局蕴含了许多与陈云同志相关的元素。书局一楼的全息屏不断介绍陈云青年时代的革命故事。二楼设置的陈云同志主题展台则与位于青浦练塘镇的陈云纪念馆进行了深度合作,不仅向纪念馆借来了陈云亲笔书信、题词等历史文物进行展览,还邀请纪念馆的讲解员到1925书局介绍陈云的生平,让顾客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位革命先驱的伟大一生。
书店在整个色调上也配合了内容上的“长红长青”。
“在定位红色主题书店时,我们觉得‘长红长青’是1925书局的一条主线,红色基因在这里传承,同时也希望不断地吸引当代青年人在这里感受红色文化。”赵峰说,“陈云同志当年在此投身革命时,也是20岁出头的青年人,他身上的这种精神足以激励我们现代的青年人不断奋斗,这也是红色主题书店的一个社会效应。”
“书店+”拓展更多功能
1925书局不仅仅是一家书店,更贴切的定义是一个红色文化空间。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联合上海联通共同打造的1925书局全店覆盖5G网络,引入了全息展示、AR互动、沉浸式互动话剧体验等更多样的科技、艺术形式,以创新科技能力赋能红色党建,让红色文化走入当代生活,以此吸引更多年轻读者。
自从6月底开业以来,1925书局至今已经举办了数十场党建活动,“新华里”不仅仅是红色文化阅读空间,也经常举办小型读书会和作家分享会。赵峰表示:“1925书局的目标就是希望全市的党员同志和青年朋友能够来到这里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希望这里不仅仅是书店,更能成为一个红色的地标。”据赵峰介绍,1925书局的党建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比较常规的例如对党旗宣誓、重温入党誓词。此外书局还与其他机构合作,在红色文化空间内推出了日前热播电视剧《觉醒时代》的“剧本杀”游戏,颇受青年人群的欢迎。未来1925书局还将设计沉浸式的互动剧,让顾客进行角色扮演,一起演绎那些经典的红色舞台剧。“我们希望能够打造那种有时代气息的沉浸式体验,可以和顾客之间进行互动,仿佛回到当时的年代,有一种历史的感觉。”
书店内还有一家土生土长的上海老品牌“上海咖啡”。
实体书店如何发展是当前业内非常重要的课题,新华书店作为老牌的书店也在尝试各种创新和突破。在赵峰看来,1925书局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新华书店以往给青年人的感觉主要是购买一些教科书,但时代在改变,书店的功能也在变化,不仅仅在选书上要突破,更重要是利用好‘书店+’,根据市场的需求,尤其是青年读者的需求,进行各种资源整合,展现出更多的社会功能。”
红色主题书店不仅仅承载着出售红色文学书籍,还有党建活动、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的展示等功能。“我们希望从探索1925书局的经营,找到可以推广的模式,让上海新华书店的布局更符合时代潮流,更融入周边的环境,也更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