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市民行动起来!“烟花”过境后,一起打造整洁健康城市环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强台风“烟花”来势汹汹给多地造成持续暴雨,台风过后,随处可见的室外积水成为蚊虫孳生地,为后续形成“蚊子大军”埋下隐患。与此同时,因为这场暴雨产生的积水会给城市垃圾清运工作带来“负担”。
7月28日,记者从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本市将进一步加强台风后病媒生物防制与环境整治工作,同时启动夏季病媒生物防制专业服务进社区公益活动,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打造干净、整洁、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
清除为蚊虫孳生提供“温床”
上海中心气象台最新消息,台风“烟花”对本市的影响基本结束。“烟花”在近十年台风影响过程中雨量排名第一、最大风速排名第二(仅次于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烟花”台风强度强、移速慢,对本市影响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但雨强不显著,阵风明显、无持续大风。
为什么降雨积水,可能会引发蚊子大军?据介绍,严重积水增加了蚊虫孳生地,尤其是适应伊蚊的小型积水增加,雌蚊就会在积水里大量产卵,导致蚊虫数量急骤上升。蚊虫吸血机会增多增加了蚊虫传播疾病的机率,可能导致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等疾病的传播。
与此同时,从城市治理角度看,因暴雨产生的积水会给城市垃圾清运工作带来负担。
堆积的垃圾若未能及时清运,则会成为蝇类的孳生地。局部地区如果停电时间过长,存放在冰箱、冰柜里的食物会腐败变质,成为蝇类孳生物。另外,洪涝可能造成动物死亡,若未及时发现并清理,也会成为蝇类孳生物。
全面做好台风后卫生防病相关工作
台风过境后,暴雨积水为蚊虫孳生提供温床。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做,还市民一个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呢净、整洁、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
当下正值夏季蚊虫密度高峰期,为此,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专门发布通知,对全市各级爱卫部门强调“三要点”,全面做好台风后卫生防病相关工作:
具体为:充分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发动辖区群众、志愿者、社区单位全面开展环境大扫除,全面清理风雨后的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高度重视积水环境清理和控制;同时,要加大病媒生物孳生环境控制力度,组织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和广大市民,翻盆倒罐、清理杂物,清除病媒孳生地,并组织居村委、物业及街镇专业队伍对雨水井、集水井及难以清除的积水开展孳生环境控制;此外,开展蚊、鼠等四害密度的集中控制行动,组织各街镇专业防制队伍,结合公益服务活动,于7月29日—31日,对积水严重的公共区域、重点场所加大孳生场所控制,投放鼠药、灭蟑药,实施成蚊密度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防止病媒传染病传播。同时根据疾控部门监测预警和市民投诉情况,组织区、街镇应急处置队伍,按照要求及时完成处置。
从7月29日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将会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环境整治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健康促进协会,聚焦部分物业管理较为薄弱和虫害问题较多的社区,组织专业人员集中开展夏季病媒生物防制专业服务进社区公益活动。病媒生物防制专业队伍将对小区及周边100米公共环境开展蚊蝇集中控制,清理孳生环境,指导相关单位落实病媒生物防制设施,对有困难的家庭进行入户公益灭蟑活动。同时,在社区内开展公共环境清洁和家庭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宣传活动和专题培训,动员居民做好家庭和庭院卫生大扫除,清除各类卫生死角。
在前期房管部门对本市物业管理较为薄弱社区梳理的基础上,经各区爱卫会办公室组织街镇结合辖区实际情况进行排摸,本次社区公益服务将覆盖136个街镇的近500个老旧小区。市健康促进协会已在本市有害生物防制服务机构(PCO)中招募近30家高资质企业派遣专业防制人员参与。本次公益活动预计举办专项培训近百场,入户宣传4万余户,提供专业灭蟑服务1万余户,对小区公共环境开展消杀超过320万平方米。
根据最新蚊虫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本市的蚊虫密度与往年基本在同一水平,7月至9月为蚊虫密度高峰季节。
所有市民,请一起行动起来!
“烟花”已走,但最近国内新冠疫情出现反复。在此,记者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结合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以及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本市进一步加强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卫生整治行动,聚焦重点场所、强化行业管理、巩固群防群控,切实维护广大市民健康。
坚持周四爱国卫生义务劳动制度,对标城乡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要求,持续做好农贸市场、老旧小区、商场超市、餐饮场所、文旅场所、学校、养老院、建筑工地、公共交通工具及交通枢纽等十类人群聚集场所的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设施管理,及时发现并整改环境卫生问题,全面提升卫生防病环境水平,夯实疫情防控成果。
如公共卫生设施方面:公厕开、关门前做好保洁消杀工作;保持良好通风,确保设施设备完好,洗手液充足。排污管道严重堵塞应及时报修并在24小时内修复完毕;加强便器洁具、各类扶手和把手、保洁工具、接触式冲水按钮、水龙头和水池、洗手液盒、手纸盒、废纸篓等重点部位消毒,做到每2小时一次。巡回保洁厕所做到每4小时一次,如人流较高时,应酌情增加消毒频次;按照疫情期间作业人员的防护要求,指导公厕保洁作业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垃圾投放方面:加强垃圾箱房环境管理。防止垃圾桶满溢,垃圾桶投放结束后应及时关盖、密闭存储;投放点和垃圾桶应及时冲洗。针对夏季高温垃圾箱房异味问题,适时应用性价比高、效果明显的除臭技术或产品:严格落实湿垃圾日产日清制度,有条件的区域适当增加湿垃圾清运频次:建筑垃圾应规范定点堆放、及时清运。有条件的场所可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设立细化分类储存空间:因地制宜优化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倡导增设节假日增时、延时投放模式。
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呼吁广大市民,提高健康意识,依托专业力量,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参与环境卫生大扫除,清除积水、清理死角、清洁家园,携手做好病媒生物防制与环境整治,人人行动、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共同打造干净、整洁、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享受高品质健康生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