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迹——一百个版里的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开展,三份创刊号原件首次联袂展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中共一大召开日期之谜与一则《申报》新闻有怎样的渊源?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南昌起义第一枪”当年的报纸是怎样报道的?还有《申报》创刊号、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创刊号、上海《解放日报》创刊号,这三份有着相互关联的创刊号原件首次联袂展出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图书馆、解放日报社联合主办“印迹——一百个版里的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特展,今起至8月27日在位于黄陂南路374号的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对公众展出。
◆ 回顾中国共产党前行足迹 ◆
此次特展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瑰丽史诗,陈列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览分为“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四个部分,用革命文物、报纸版面与新闻报道,共同回顾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前行足迹,让参观者共同体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辉煌历程。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介绍,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风雨兼程,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一路走来,成绩斐然,让人瞩目。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征程中,留下了无数的印迹,镌刻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奋斗、牺牲与创造。
此次,解放日报从1921年至2021年《申报》、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和上海的《解放日报》三种报纸中遴选复刻出记载有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重大事件的报道的数十个版面。中共一大纪念馆则精选出与这些党史、国史相关的数十件馆藏精品文物,亮点纷呈,如:《新青年》上刊登的陈公博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经过的文章;北伐流血纪念证章;上海大学学生抗议五卅惨案的传单;1937年出版的抗战小丛书第一种之《第八路军平型关血战》等。
展览在整体设计上,紧扣“100年”“版面”“印迹”等核心元素。前言以红色为主色调,用简约大气的体块堆叠,展头处选用“1921”与“2021”呼应百年历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厅中央8根黑金三面柱呈不规则排列,其上放置了记载有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重大时刻的100个版面,充分反映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 三份报纸创刊号原件首次联袂展出 ◆
“本次展览将上海图书馆藏《申报》创刊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力奋教授收藏的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创刊号、解放日报社藏上海《解放日报》创刊号,三份相互关联的创刊号原件首次联袂展出,成为一大亮点,亦为一大盛事。”陈列研究部景若琪说道。
景若琪介绍,《申报》作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百科全书”,在报刊发展中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同时,中共一大召开时间之谜也与当年刊载的一条新闻有所印证,最终也由此推断出中共一大的开幕时间是1921年7月23日。与此同时,延安时期《解放日报》长期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记录了党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不断壮大、走向胜利的不懈奋斗的足迹。党中央在上海解放前夕,将《解放日报》这一光荣报名,交给中共中央华东局创办华东局机关报兼上海市委机关报使用。1949年宣告上海解放的《解放日报》创刊号,正是从全面接管的申报馆的排字房和印报机上诞生。这三份报纸创刊号原件集结展示,实为不易,而泛黄生脆的原件也更彰显出真迹的力度。
同时,特展开展日适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纪念日。八一建军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非常重要的大事件,在此次展览中,观众也可以看到1927年《申报》对南昌起义报道的相关版面,一杆南昌起义时使用过的长枪(复制件)也在展览中对外展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