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书写红色诗篇,这个展览让上海书法家接受了一次红色教育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著名书法家章建东以一幅行书将叶挺的这首《囚歌》挥洒淋漓。作为全国书法界庆祝建党百年系列展篇章之一,“百年丰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书法展(上海篇)”今天上午在宝山龙现代艺术中心揭幕。“为时代而书、为人民而写”已经成为上海书法界的一个共识。
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纪念建党百年艺术展,此次展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主办。展览有两大亮点。其一,100幅作品都是由上海的老中青三代100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创作完成。其中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潘善助、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这样的书法名家,也有80后和90后的青年书法新锐。可以说,此次展览代表了上海书法的最高水准。
另一个亮点是,100幅作品所写的内容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红色题材文字。在这个过程中,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诗词学会等机构的专家作了充分的把关。最后精选了革命前辈、先烈诗词作品21首,革命志士的新诗、信函、散文节选19段。同时聚焦本土特色,向全市征集了以上海红色地标为题的原创诗词作品40首、楹联作品20副。
在内容选定之后,主办方就将根据内容交给最适合创作的书法家来进行创作。上海书法家高先生就选择了一篇朱自清的《血歌》。“中国人的血!中国人的血!都是兄弟们,都是好兄弟们!破了天灵盖!断了肚肠子!还是兄弟们,还是好兄弟们!我们的头还在颈上!我们的心还在腔里!”高先生告诉记者,其实创作的过程也是上海书法家们接受一次红色教育的过程,这些革命志士的诗作里有百年党史,只有读懂读透,只有感同身受了,书法家才能创作出优秀之作。
展览还特别呈现了两件特殊的展品。一件是中共一大纪念馆序厅里的红色题材雕塑作品《伟大的开端》的小样,这件雕塑诞生于宝山智慧湾,出自上大美院蒋铁骊老师之手。另一件悬挂于宣誓墙上的缂丝党旗也是由宝山的手工匠人们,花费1000小时精心雕琢而成。在为期两个月的展览期间,将开展8场专家艺术导览和8场红色宣讲,结合现场40余件珍贵革命文物和历史文献,生动讲述作品背后的红色故事。
此次展览正逢国内疫情出现波动之时,展览的防疫措施也全面升级,观众不仅要实名制预约参观,进入场馆时要出席健康码、测量体温,同时要签署健康承诺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