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榜题名|我梦故我在,归来仍少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张逸麟
丘索维金娜为她史册一般的奥运传奇写上了最后一章;当“钻石”斯科拉最后一场走向奥运篮球赛场的替补席时,全场所有人为他鼓掌致意;打进羽球男单四强的科登倒在场边哭了整整一分钟,有多少人也被他感动的一同流泪。
老将永远是奥运赛场的主角,告别也永远是奥运赛场的主题。今年在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后浪汹涌,但我们仍然不会忘却老将们的坚守,守住祖国的荣耀,守住岁月的流逝,也守住对梦想的不懈追求。
也许下一次奥运会,他们的身影不会再现,或者以另一种身份重现,但我们依旧要向老将们致以最高的敬意: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 无问岁月,只为逐梦 ◆
李振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两段中国古老的名言用在李振强身上再贴切不过了。作为本届中国代表团中年级最大的运动员,53岁的李振强表示,马术对自己来说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项终身爱好,而参加奥运也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
北京奥运时,李振强显得有些孤独,当时中国马术运动还是一片空白,参赛运动员都不了解规则。但如今的李振强却无比的自豪,不仅亲眼目睹了十几年中国马术的蓬勃发展,也有幸与自己的儿子李耀锋一同征战奥运赛场,这是多么甜蜜的经历。
李振强坦言,自己这次是带伤出战,多年的训练让自己留下了左腿神经压迫的老伤,晚上睡觉只能睡一边。可是看到儿子李耀峰这样的年轻骑手不断崛起,李振强非常欣慰,他表示自己坚持出战就是希望能和儿子还有其他中国选手一起分享自己所有的经历,也一起分享这种逐梦的乐趣。
有人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可对于我们的健儿来说,岁月是一柄磨砺人生的利剑。这柄剑一直在,只看你如何把握。
在追梦的旅途中,无问岁月。
30岁的钟天使目光坚定:“我一直有着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再次让五星红旗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升起,让国歌再次奏响! 2020东京奥运会, 我们来了,我们做到了!”
32岁的苏炳添说:“为了这0.08秒,我用了三年!”
32岁的巩立姣失声痛哭:“这是我训练的第21年。32岁,真的太难了,但我想证明的是,现在是中国时代,是中国女子铅球的时代,是巩立姣的时代。”
33岁的马龙在微博上真情流露的写道:“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乒乓球队。对我来说,只要心怀热爱,永远都是当打之年。”
37岁的吕小军霸气十足:“谁说37岁不行?我的举重人生没有极限!”
……
心中有梦,有那团不熄的热火,岁月也奈何不了老将们的雄心。吴静钰、黄雪辰这些妈妈级的运动员克服诸多困难,只为重返赛场,黄雪辰为此减重60斤;30岁的边通达曾多次想要放弃比赛,但他故意把别号码牌的别针放在针尖朝内的位置,一直扎自己提醒要坚持完成50公里竞走的比赛,因为他要对得起自己胸口的五星红旗;一直有着沉着冷静形象的王涵在夺冠后热泪盈眶,“经历过太多酸甜苦辣,终于拿到人生中第一枚奥运金牌。没忍住,终于感性了一回。”
年龄不是青春的唯一标识,赛场也不仅仅属于年轻人。老将们为了那份对赛场挚爱,燃烧着他们的热情,并诠释着亘古不变的真理: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 铭记奥运的感觉,哪怕只有一次 ◆
谷红
在中国代表团的老将们中,有许多都是多次征战奥运赛场,功勋卓越。但也有一些老将,在奥运赛场还是新秀,可他们展现出的风采却同样迷人。
昨天的女子拳击沉量级(64-69公斤级)决赛中,32岁的中国选手谷红虽然没能击败土耳其名将苏梅内利,但她在自己的首次奥运之旅中就收获一枚宝贵的银牌。
这位大器晚成的辽宁姑娘直到2016年才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2016年和2018年的世锦赛都取得了亚军,这次东京奥运会,谷红以赛会2号种子选手身份参赛,最终再次获得亚军。对于这块宝贵的银牌,谷红略有不甘的表示,“尽力了,没有什么遗憾。“谷红说,“我没有想过能进决赛,毕竟这是我的第一次奥运会,给自己的目标就是打好每一场比赛,可惜在决赛没有彻底放开。”
遗憾归遗憾,谷红却表示自己可能无缘下一届奥运了,“我应该会退役,换个身份做着什么工作,顺其自然吧。虽然只参加了一次奥运会,但我也感受了世界最高擂台的氛围,也拼尽了全力。”
东京奥运会男子自由式摔跤125公斤的铜牌争夺战中,33岁的中国老将邓志伟没能击败比他小了13岁的伊朗选手,最终获得第四名。虽然距离奖牌仅一步之遥,但他仍追平了中国男子自由跤奥运参赛最好成绩。
在33岁的年龄才首次登上奥运赛场,其中的艰辛也只有邓志伟自己能够体会,“这五年的备战过程中,我一直在与年龄和伤病作斗争,坚持康复训练。这次奥运会每一场比赛自己都拼尽全力了,给自己打个7、8分吧。”而邓志伟表示,既然已经坚持了这么久,他还想看看自己的状态能否继续保持下去,“如果国家有需要,我的状态也还可以的话,我想3年后我还会回到奥运赛场。”
无论是选择退役的谷红,还是尽力延续职业生涯的邓志伟,哪怕人生中只有一次参加奥运的机会,东京的赛场都留下了他们无悔的青春,以及足以铭记终生的感觉。
◆ 新的人生,依然精彩 ◆
苏炳添
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常被用来形容赛场上的老将,然而告别赛场,他们的人生不但不会凋零,反而常常以另一种方式绽放。
跑出9秒83的亚洲第一速,担任闭幕式旗手的苏炳添,是我们中国观众心目中的“无冕之神”,对于未来,苏神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回答,他只是表示全运会后会给自己放个大假,这个“假期”有多长,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有定论。
这些年,苏炳添和他的家人都牺牲了很多,身在美食之乡的广州,他几乎不外出饮食,每天10点钟准时关手机睡觉,无比的自律是他成功的法宝,年龄也无法阻止他不断提高。青梅竹马的妻子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聚少离多却没有怨言。
如果苏炳添在全运会之后选择退役,我们会为他送上诚挚的祝福,而苏炳添也很可能回到暨南大学担任教师,事实上在学术方面也有所成,近日一篇苏炳添作为第一作者论文在网上火了,这篇论文论述了2010年以来中国男子百米短跑不断提高,并且能跻身世界前列的原因,文中还有一句“笔者29岁依然跑出了9.91s的世界级成绩”的凡尔赛式的话术,网友则提醒他现在可以把论文数据从“29岁9.91秒”更新成“32岁9.83秒”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便苏炳添今年退役,他依然会为中国短跑继续做出贡献,以一种新的方式。
如今祖国非常重视构建和完善运动员职业转换社会扶持体系,尽力帮助运动员顺利实现职业转换。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在职业生涯中磨炼出了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抗压能力、敢于挑战的冒险精神,如果顺利完成转型期,在新的人生舞台上一样能够活得精彩。比如上海的自行车奥运冠军钟天使目前就担任着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体育界别委员,上海市青年体育联合会副会长的职务,为青少年体育发展一直贡献着能量。
在东京奥运赛场上,我们的“跳水梦之队”的领队周继红、女子举重队教练张国政、中国乒乓球队领队刘国梁等都有过“从冠军选手到冠军教练”的经历。退役10年后的郭晶晶以“国际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委员”的身份也出现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中国第一位冬奥会冠军杨扬退役后也担任过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滑联代表大会速滑第一理事等职务。2019年11月,杨扬还当选新一任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
在东京告别奥运赛场的老将们,他们的传奇没有结束,新的战场依旧会很精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张逸麟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