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小志愿者”制度,小学生的“人民建议”得到了回复
2021-08-1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去年7月17日,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挂牌成立,一年来,上海征集了27000余条人民建议,同比增加50%。人民城市人民建,一条条“金点子”的提出者也有青少年的身影。

普陀区新普陀小学学生励小茉在暑期参观红色展馆时,萌生了当小志愿者的想法,在父母的帮助下,她将《关于完善博物馆“小志愿者”制度的建议》提交到了人民建议信箱,为此她还收到了来自市文旅局的正式回复。

 ◆ 一次参观,萌生当志愿者想法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少先队员通过红色之旅等形式学习历史,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普陀区新普陀小学号召学生在暑期走进红色场馆,开学将升三年级的励小茉跟着父母走进了中共一大纪念馆、宋庆龄故居纪念馆、顾正红纪念馆……7月,在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参观时,志愿者讲解员为她讲述宋庆龄奶奶的生平,让她感受到宋庆龄奶奶可敬可爱的一面,“宋庆龄奶奶经常邀请福利会小朋友和工作人员的孩子到家里做客,还会将礼物藏起来,让小朋友们找礼物”。参观完,她在妈妈的帮助下制作了一支3分40秒的红色视频。

励小茉是开朗的女生,会弹琴会跳舞,平时还是学校升旗仪式的小主持人。参观之余,她想到:我能不能和讲解员叔叔阿姨们一样,在展馆里讲一讲故事呢?她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但当时还没形成完整的建议。   

7月的一天,励小茉一家去普陀区的片区中心吃饭,看到了《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的集中宣传活动。原来普陀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在全区29个片区都设立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站,设置了建议征集信箱,摆放了可提建议的二维码。一家人发现只要扫二维码,就能提交自己的建议,“想去博物馆当小志愿者也可以形成一份建议”。

 ◆ 细心调查,形成三点建议 ◆ 

父亲励先生告诉女儿,一份建议要有提出理由,更要有可操作的对策。于是励小茉和父母一起查询信息,发现截至2020年底,本市共有登记在册的各类博物馆131家,包括她去过的上海博物馆、中共一大纪念馆、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等。

通过现场咨询、电话咨询、查找讯息,她了解到,大部分展馆、博物馆内都设有讲座、互动项目供小朋友们学习,展馆和学校之间也有合作,但接收中小学生做“小志愿者”“小讲解员”的展馆较少,对年龄和范围的限制也比较多。如上海博物馆的志愿者需要“26岁至60岁之间”,上海科技馆的志愿者需要“23周岁至65周岁”之间,励小茉特别想去的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目前只接受高中以上的学生做志愿者,且只能由共建学校推荐。

也有部分展馆进行了探索,如钱学森图书馆每年暑假都会开展“星空少年讲解培训班”,小朋友经过8天的培训可成长为“星空少年”,以小小志愿讲解员的身份在展厅中讲述钱学森的故事。但类似这样场馆的“小志愿者”制度也不是长期和常态化的。

花了一周时间做完调研,励小茉还和父母交流,提出三点建议:希望有更多的博物馆让小志愿者参与,招募的途径能更清晰;希望更多的博物馆和学校开展合作,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希望小志愿者们能有系统培训的机会,帮助他们了解馆史知识和人文历史知识,也能增长学识能力。

 ◆ 回复详实,孩子有参与感 ◆ 

在爸爸励先生的帮助下,励小茉7月19日提交了建议。8月9日,市征集办将建议转送至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仅仅三天后,励小茉收到了来自市文旅局的答复,这让她欣喜万分。

回复中提到,2020年,全市博物馆接待观众982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196万人次,举办社会教育活动5307场,亲子教育活动4137场。志愿者讲解员是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的有效补充,各博物馆均设有“博物馆之友”或“志愿者联盟”等队伍。

回复同时指出,由于小学生年龄等各方面限制,不足以独立承担博物馆讲解工作。目前,博物馆多采取为共建学校送课上门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陈云纪念馆“红色故事大讲堂”、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文博社团课”等项目,受到了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和欢迎。

“我局将根据疫情防控的情况,进一步推进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扩大博物馆教育项目信息发布渠道。充分发挥新时期博物馆在立德树人、助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方面的作用。最后,感谢您对博物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特此回复。”

正式的回复让励小茉觉得自己的建议被重视了,“真希望快快长大,我最想去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当志愿者”。作为家长,励先生觉得从小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很重要,“不但要参与学校的活动,也要关心社区、关注社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