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疫情魔高一尺,防疫势必道高一丈
2021-08-2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郦亮

因浦东机场员工感染新冠而封闭了14天的川沙小区心圆西苑刚刚解封,松江区中心医院又爆出新冠病例,上海增加两个中风险地区。今天又有浦东机场两名员工感染了新冠,上海再增两个中风险地区。病例突然如此频繁出现,足以让市民高度警醒,新冠疫情从来没有远离,随时会反扑,大家绝不可以松懈麻痹。

今天召开的上海市委常委会指出,把疫情防控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首要前提,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切实做到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应急处置更加快速精准、防范措施坚决落实到位、舆论引导更加有力有效,尽最大努力守护城市安全和市民健康。

不松懈不麻痹不疏忽,首先就是要坚持之前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那些经验。比如“三件套”、“五还要”仍要得到贯彻和执行。这些经验做法曾经帮助市民度过抗疫中最艰难的时日,被证明行之有效。但在过去的一段日子里,徜徉在相对安全环境中的人们有的开始放松警惕,口罩不那么严格地佩戴了,保持社交距离也变得可有可无,至于那些更为精细的防疫经验做法,有的显然被疏忽了。譬如松江这个新近病例,流调溯源结果显示是“个人存在防护疏忽而引发的感染”,就给每个普通人又敲响了警钟:在疫情面前,任何小侥幸都不能有。     

无数惨痛的教训告诉人们,新冠病毒是极其狡猾难缠的,它总是在人们开始松懈的时候乘虚而入,引发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反弹。所以现在绝对没有到可以松懈的时候,篱笆必须时刻扎紧,不能给病毒以可乘之机。

同时,人们也注意到,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特别是德尔塔、拉姆达这些变异病毒出现之后,与新冠的斗争变得更为复杂而艰难。就像钟南山院士所言,过去的一些防疫抗疫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更为严酷的斗争,必须升级斗争做法,以应变形势的变化。       

几天前,上海发布了《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这是应对新冠斗争办法的加强版。根据这个《指引》,对普通公众来说,除了在密闭场所需要戴口罩外,当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和公园等室外场所时,也需要佩戴口罩。而对于涉及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岗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三类人群,要求在工作时佩戴更高级别的口罩。       

面对凶险的病毒,强化每个人的警戒之心,严查防疫漏洞是当务之急,同时也要不断升级策略和斗法,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今天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03场新闻发布会,还专门提出六个“加强”的规定措施和指导做法。

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防疫持久战,在医疗机构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辞劳苦、冲锋在前的时候,在政府和各级单位机构、重大关口、基层社区在社会防疫治理方面不断精准施策、精细防范的时候,如果每一位市民能首先管好自己,不折不扣谨遵防疫规范,不断加强自律,加强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大家形成合力,不掉链子,就一定能够取得这场防疫斗争的最后胜利。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