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后的课后服务什么样?做作业、参加社团……学生不亦乐乎!
2021-09-0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新学期开学,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也进行了升级,不但从小学扩展到了初中,而且推行“5+2”模式,即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时。新学期中小学是怎样开展课后服务的?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开学首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走访了沪上中小学。

【一师附小】

   首日参与2小时以上课后服务的学生就超90%

下午4点,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三(5)班的教室内,温馥宁同学正捧着一本《昆虫记》认真阅读,旁边的朱镕辰同学则在预习语文课文。班主任王燕婷说,孩子们已经都做完了当天的作业,“现在主要是看看课外书或者预习”。

五(1)班的教室内,同学们则在进行红色教育主题的社团活动。“暑假期间同学们去过哪些红色场馆?”大队辅导员贾为卿话音刚落,一名学生就大声回答:“我去了龙华烈士陵园,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革命烈士。”

同一时间,书法室内,四五年级的几个同学正在平心静气地写毛笔字,而在舞蹈室内,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练舞蹈。

校长鲁慧茹介绍说,2019年静安区教育局推出了小学课后“三段式”服务模式,2020年推行了课后“三个时刻”的服务样态,今年,为贯彻“双减”要求,全区又实行了3.0版“三段式一贯通”的课后服务。

在一师附小,新学期课后服务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时段:

第一时段为学习时刻,即作业辅导课(15:15—16:15),总目标是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这一时段老师在课堂里给学生答疑解惑,科学辅优补差,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任务,让参加的学生基本能认真完成当天的课后作业,开展项目化学习、探究式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时段是自主时刻,即社团活动(16:15—17:15),总目标是五育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段时间内,学校开设了艺术、科普、健身、生活等九大类六十多门社团活动课,供学生自主选择,开展走班混龄合作学习实践。

第三时段是温馨时刻,即晚托服务(17:15—18:00),总目标是休闲放松,动手实践,愉悦身心。这个时段,学生在看护老师的组织下,参与各类休闲活动,学会伙伴互助、交流沟通,可以阅读书本,可以动手制作,也可以进行棋牌游戏等。

“从第一天的情况来看,参与作业辅导课的学生超过了95%,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也超过了90%。”鲁慧茹说,这也意味着,90%以上的学生都参加了2小时以上的课后服务。

九大类64个社团中体育、艺术类受青睐

目前,从周一到周五,一师附小共开设了健康、科普、艺术、劳动、运动、益智、影视、游戏、悦读九大类共计64个社团活动,这些社团活动中体育类、艺术类最受青睐。

学校体育教研组长刘恒玮介绍说,目前学校开设了16个专项特长提高班和4个普及班,学生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其中,提高班有足篮排乒羽等项目,已形成梯队;普及班则有跳绳、体育游戏、趣味田径、民俗游戏、旱地冰滑等众多项目。“体育类社团应该是参与学生最多的,提高班、普及班各有300名学生参加。”为了满足社团开展需求,学校的场地周一至周五全开,6楼屋顶平台也打造成了体育场。

艺术音乐组教师胡颖颖表示,根据活动内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学校的社团有不同人数安排,比如大的有40多人参加的合唱,小的有16人参加的阿卡贝拉活动,还有10人参加古筝训练等,“大小社团有序结合”。

【进才北校】

   “基本服务+拓展服务”+“延时服务”

新学期,初中的课后服务又是如何开展的?下午5点,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的阶梯教室内,昆曲社团的同学们正在练习昆曲《牡丹亭•游园•皂罗袍》,初一学生陈安怡说,她从预备年级开始参加昆曲社团,短短一年已经从零基础学到了可以唱不少选段。

在教学楼三楼,美术室里,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素描;而在食堂“变身”的场地里,围棋社的学生则在静静对弈。初二年级的蒋承霖从幼儿园大班就开始学围棋。“学校的社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我很喜欢围棋,所以就选了围棋社,围棋还是需要有点基础的,在这里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在纸艺室,美术兼工艺老师沈玄龄给学生们讲解着套盒,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套盒要想折好却很不容易。“每一个盒子是用4张纸拼插起来的,而要让不同的盒子严丝合缝套起来,需要计算好尺寸,需要用到黄金分割计算,所以看似简单的折纸,其实是和数学结合起来的。”沈老师说道。

除了比较“静”的社团,学校操场和体育馆里还有各种球类社团。临近6点,不少学生才意犹未尽离开。

进才北校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金卫东介绍说,为推动“双减”工作落到实处,新学期学校采取“基本服务+拓展服务”+“延时服务”的模式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其中,“基本服务+拓展服务”时间安排在放学后一直到17:30。基本服务内容包括指导完成作业、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补习辅导与答疑等。拓展服务是学校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包括开展文教融合教育(艺、体、科、劳等)、思维能力拓展、兴趣爱好培养、自主阅读培育、综合实践项目、探究社团活动等成长性项目,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

“延时服务”时间安排在17:30—18:00,为第二时段,服务内容包括看护、个别化补习辅导等。

同时,学校还适当引入社区公益、家长资源等校外力量,以及洋泾社区内的专业机构,如洋泾社区体育俱乐部、风筝乐团等参与课后服务,补充和完善服务内容。此外,学校还积极推进区“智慧校园”和市“信息化标杆培育校”项目,探索免费在线学习服务。基于“铃铛学习中心”平台,提供免费在线答疑与互动交流服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