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上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进一步提高
2021-09-0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崔子润

9月1日,《上海市促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正式实施,这是上海数字化转型“1+3+1+1”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到国际数字之都提供重要支撑,《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推动上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进一步提高。如何全面激发上海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和活力,近日,青年报·青春上海的记者探访了市国资委。

“我们一直在探索国有企业数据资产化,前期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上海市国资委创新发展处副处长史杰表示,“上海国资委将开展1~2家国有企业数据资产试点,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5年翻一番,80%以上国有企业初步实现数字化转型。”

明确“一把手”负责制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签订任期使命责任书,要求企业明确数字化转型主要方向、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分解目标任务纳入企业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动态跟踪和闭环管控。与企业一把手签订《创新使命责任书》,把数字化转型纳入到企业领导人员任期考核中,目前已完成第一批14家企业集团法定代表人创新使命责任书(2020-2022)签订工作,其中,功能保障类企业8家。

优化资源和资金配置。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将相关重点项目纳入工业互联网项目储备库,优先给予支持,各监管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息化项目相关费用,在经营业绩考核中,经认定后,视同于利润。

引领数字变革

推进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

以改革引领数字变革,深化对数字化转型是一场全方位、系统化、长期性变革的认识,加快思想变革、业务变革、管理变革、组织变革,推动资产、资本、资金等资源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领域、重点区域倾斜。

“数字化转型首先要打破‘信息孤岛’,破除‘数据烟囱’,产生清洁数据,进而探索数据资产的量化与管理。”史杰说,对于国有企业的数据资产化,除了数据要进场交易以外,还涉及到数据变成资产要进表的问题,但如何进表,目前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

体制机制优化激发转型活力,探索与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相适应、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机制突破。根据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在薪酬、考核、激励、人才等方面匹配不同的体制机制。

以整体数字平台赋能发展。构建具备“云、网、数、安、链、智”技术能力的国资数字整体赋能平台,促进数据集约管理、共享流动、有效利用,以数字新技术、新运用赋能企业管理提升、降本增效,加速业务优化升级、迭代和创新转型,不断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聚焦国企释放数据价值

探索有利政策体系

史杰介绍说,未来要制发数字化转型1+3政策文件。立足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生态建设等方面,全面促进国有企业整体焕新,国有资本倍增扩能,国有经济生态重构,开展1-2家国有企业数据资产试点,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5年翻一番,80%以上国有企业初步实现数字化转型。

聚焦服务企业,在考核、激励、分配、评估、容错等方面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一企一策”为数字经济企业定制服务措施。

据悉,今年市国资委联合市经信委、市科委等委办共同举办上海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创新大赛,设立数字底座、数字金融、数字智造、数字城市和数字商贸5个分赛道,20家集团80余家企业开放100+场景,意向合作金额超1亿元,共征集到1014家企业提供的超过1500个场景解决方案,集聚了“跨行+跨业+跨界”的创新力量,大赛获得了超40万余次点击率;大赛期间,组织线下对接交流会,市属国企与30家创新大赛头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布“有数了”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云平台,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贡献“国资智慧”和“国企方案”。

另外,为探索构建“1+N”数字赋能平台,构建具备“云、网、数、安、链、智”技术能力的国资数字整体赋能平台,探索云接口规范统一、云资源统一调配、数据资源的共享服务等。建设交通、制造、商贸等N个行业数字赋能子平台,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数据贯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深度创新应用。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崔子润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