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共学同做|如何把更多青年志愿者带入社区,他们做了这份调研
2021-09-0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实习生 凌睿/文 受访者/图、视频

推动广大团员青年“坚定不移往社区走”还有什么高招?今年暑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VIC实践队伍针对“如何突破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瓶颈”这一问题展开暑期社会调研。大家越发相信,要弘扬社区志愿服务文化,调动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要让志愿服务从“社区被动提出需求”转向“大学生主动提供服务”。

  社区应成为大学生志愿者创造价值的起点  

VIC是Volunteer In Community的缩写,实践队伍先后通过深入基层走访、广范围数据调研、深入访谈实践等系列活动,探索高校志愿服务新路径。“希望通过团队不断深入的调研,为社区的志愿服务注入新的青年力量。”团队指导老师司徒力云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是最好的见证。这支团队的10名成员大都本身就常年活跃在志愿活动一线,其中有7名曾是进博会志愿者。

回想起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实践团团长、2019级市场营销专业的朱婧如说:“志愿服务是回馈社会最直接的方式,不同的际遇和自我价值的体现也令我感到快乐,每参加一次都更加热情、热切地想继续投身其中。”大家因志愿服务相识相知,在服务中互助进步、共同成长。

副队长张洛源在志愿服务中更多是“志愿者”的“领路人”。作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青年志愿者中心部长,学校志愿服务的开展、组织等工作都是他的主要负责内容。在进博会期间看到青年志愿者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的样子后,结合自己志愿服务的组织经验,他不禁思考起来:大学生能否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发挥更多作用?和朱婧如交流后,他们一拍即合,立即组建队伍共同探索。

通过以往的志愿服务,团队成员们发现,千千万万大学生能为这个社会做的有很多,小细节更容易改变大世界,而社区作为单位最小的社会组织,更应该成为大学生志愿者创造价值的起点。

张洛源说:“大学生志愿者往往具有灵活性高、积极性强的特点,是非常优质的志愿者资源。”在对高校志愿服务现状的总结及大量文献分析后,成员们意识到,要想突破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面临的瓶颈,必须从志愿服务的供求双方,即高校和社区入手。

  志愿服务宣传招募渠道有待拓宽  

在实地调研中,团队成员前往了徐汇区、杨浦区、宝山区等多个社区街道。“一些街道的志愿服务管理方式给我们研究带来了不少灵感。”在结束杨浦区大桥街道调研后,张洛源如获至宝。

大桥街道将社区志愿服务总队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相结合,整合资源优化管理,推出了理论宣传、文明创建、敦亲睦邻等8个特色服务主题,整合包括合作高校在内的志愿者资源组成服务队,并以此为平台向外输出更多优质服务。

不过,在向前来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了解情况时,团队成员赵睿发现几位参与爱心暑托班的大学生对于学校的志愿服务开展情况知之甚少:“这一方面说明了部分高校的志愿服务项目的宣传力度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团队建设管理上无法整合资源的体现。”

与此同时,实践团队还收到沪上19所高校近300名大学生的问卷反馈。通过对高校志愿服务管理层的调研发现社区主动联系学校的开展志愿服务的情况高达85%,学校方对接联系活动仍处于较为被动的一方。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研发现,大学生服务频率较低,同时60%的学生表示“往往不知道去哪里报名”“宣传方式有限”,志愿服务宣传招募渠道有待拓宽。

“供需不对等、缺少特色化服务、平台发挥的作用有限、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参差不齐……要突破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面临的瓶颈,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队长朱婧如说。

  引导更多高校学子关注社区发展  

“既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里已经有了‘服务点单’功能,那我们何不借此推动高校主动对社会服务进行创新,为社区提供更多、更好的特色服务呢?”在整理完调研材料后,赵睿有了新的想法。

作为校团委青年志愿者中心的主任,正在策划新学期“乐动公益”品牌志愿服务的队员郭雨姗受到了启发,该活动每期都会设定一个大主题,由参与学生将脑海中对于公益志愿的构思付诸实践。她希望能借此机会让大学生以“往社区走”为志愿活动主题,设计更多彰显大学生专业、特长的志愿服务项目,如党史知识宣讲、金融知识进社区等,推动“让志愿服务从‘社区被动提出需求’转向‘大学生主动提供服务’”。

“我们正好可以利用我校现有平台作为试点,以‘往社区走’为主题,鼓励我校大学生将聚焦社区发展,设计出有大学生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参与社区治理,献出青春力量!”目前该项目已经在计划中,VIC团队成员都在期待第一次尝试能有所突破。

“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看着自己参与的调研成果逐步走向现实,发挥作用,一切付出皆是值得!”团队成员赵思佳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实习生 凌睿/文 受访者/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