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从饭圈之乱到饭圈之治,还青少年清风朗月
2021-09-02 青年

【编者按】 

《超级女声》横空出世,2005年由此被公认为内娱素人造星元年,也让业界首次见识到了“粉丝经济”的威力。此后,“粉丝经济”进一步发展成“流量经济”,并在商业平台开始快餐式造星后,发展到巅峰。只是,缺少了监管和规范的“流量经济”,渐渐失控——砸下海量人力以及天文数字的金钱之后,粉丝们发现自己已经被困于数据的囚牢,他们将宝贵的人生投入应援、打榜,投入为偶像掀起一场场的骂战,甚至不惜挑战社会秩序,换来的是经纪公司和品牌商的重重盘剥,躲在虚假人设背后的偶像们一波又一波“塌房”。

当“流量明星”和“饭圈”已站到公序良俗甚至法律的对立面时,国家终于重拳出击,中央网信办近日针对“饭圈”乱象出台十大措施,堪称对已走火入魔的饭圈乱象釜底抽薪。

乱象从何起?治理如何做?青年报·青春上海推出“从饭圈之乱到饭圈之治”系列调查报道,引导青少年走出迷津,还饭圈一个“看重艺能、尊重作品、敬重人品”的清朗空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青年报·青春上海策划的“从饭圈之乱到饭圈之治”系列深度调查,今天正式收官。但我们了解到,“流量经济”和“饭圈”乱象的余波,尚不会像公众所期待的那样迅速结束——就在前几天,当某知名媒体报道了“蔡徐坤预售专辑卖了8000万,至今新歌还没发出一半”的怪事,结果其官方微博瞬间被粉丝大规模围攻,辱骂其为“营销号”、“想通过骂‘哥哥’带流量”,让公众错愕不已。

公众惊讶的点在于,消费者花了钱迟迟拿不到商品,正常的逻辑,不是应该维权吗?结果这些“消费者”不仅不要商品、不去维权,还不让别人说几句公道话,摆出一张“关你屁事”的冷脸,甚至还想玩“网暴”。“饭圈”极端思维荼毒之深,可见一斑。如今,连经纪公司都知道要迅速调整,在报道引发反响后蔡徐坤方面神速解锁专辑新歌,以贯彻中央网信办近日重磅整改精神,“饭圈女孩”们却仍困在信息茧房中不自知,这种畸形的社会怪相,只能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形容。

众所周知,信息茧房是一种悄无声息的PUA,通过不断“投喂”受众感兴趣的信息,让对方沉陷其中,只愿意接受自己想要的答案,听不见不同意见,对信息的是非判断能力,更是无从谈起。“饭圈”的茧房,因为明星们好看的外貌、经纪公司精心打造的完美人设,对受众来说,更是容易沉迷,几乎不愿主动脱困。

我们的调查,深度剖析平台、经纪公司、商家等利益方如何共同建造“茧房”,利用明星“人设”幻象,完成对“饭圈”有意无意的精神控制,从而让她们沦为“数据女工”、“应援提款机”、“口水仗战士”而不自知……现象之严重,让人触目惊心,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出台严控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试图从根本上改变“流量经济”的基本面。就在今天,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提出八项要求,包括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坚决反对唯流量论、坚决抵制泛娱乐化、坚决抵制高价片酬等,为治理“饭圈”乱象再添助力。

这些措施是对症下药的,但对不少已经深陷茧房的“饭圈女孩”来说,措施在短期内给她们的“刺激”也是巨大的。按照她们现有的逻辑,“哥哥”实在是太可怜了,受到了这个世界的不公正待遇,全世界都在与自己的偶像为敌,她们自然要鸣不平、愤而反抗。所以,如何引导这些粉丝,掌握正向而全面的信息,从偏激中走出来,是治理行动接下来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青春是美好的,但如果不加引导,青春有时候也是盲目的。都说“堵不如疏”,我们所需要的,包括了制度的顶层设计,也包括了扩大青少年兴趣广泛度的内容供给。如今教育界在倡导“双减”,通过切实减少学习负担,让青少年趁年轻多找到一些兴趣爱好,天文地理琴棋书画,多掌握一些这类的兴趣,既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能提高他们认识这个世界的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

完成对青少年的“偶像观”教育,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妨用这些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方式、用他们喜欢的语言,来做这个工作——生硬的说教,效果有限,但用文艺作品就很可能事半功倍。想告诉他们这个世界运行的现实,我们可以用《理想之城》这样的电视剧,讲述职场的复杂和自我的坚持该如何平衡;想告诉他们这个世界理想的生活的样子,我们可以用《机智的医生生活》这样的电视剧,通过诙谐幽默的生活细节,讲述工作的成就感、友谊的重要性。当充斥网络的爽文爽剧,或者假大空的架空故事,能够少一些,可以完成“自我觉醒”的青少年,恐怕就会多一些。

客观来说,青少年对于偶像的仰慕,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完全让他们不追星,根本不现实。全社会需要做的,是告诉他们追星的正确打开方式:多追作品,把数据用在鞭策偶像该如何提高演技、提升自我;理智应援,买票支持或者购买专辑,不应该影响到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更不应该扰乱他人的生活;找到自我,不要让不相干的人主宰自己的人生,自尊自强才能真正拥有幸福……

我们也期待,由国家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清朗行动”,能够持续而长久地督促年轻人,助力他们的自我觉醒,而不是囿于饭圈茧房,在虚无缥缈的绮梦中耗光自己的青春。

青年调查|撕开应援暗面,囚徒困境中的饭圈需要“觉醒”

青年调查|起底口水之祸,给饭圈一颗“清心解毒丸”

青年调查|拆解饭圈PUA,谁把粉丝裹挟成爱的“陀螺”

青年调查|驱散人设迷雾,让饭圈从褊狭天地里“破圈”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