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独特的风景:我站在了手术台右边主刀位,而我的老师则站在了左边!
2021-09-0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视频

对于一台手术而言,患者的右边是主刀位,是高年资医师所在的位置。但是,虞先濬教授至今还记得,很多年前倪泉兴教授第一次把主刀位留给了他,自己则站在了患者的左边——“一助”的位置。那台手术的顺利完成,对自己而言,意味着一个新的征程开启,也给之后自己从医之路无限的信心。

如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虞先濬教授已是上海市及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人才、国家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工匠,他带领着团队直面癌王,挑战胰腺癌手术——这一外科手术中被称为“皇冠上明珠”的最难术式。而他同样把主刀位留给有责任感、勤奋好学、有比较好手术基础的学生。“当年我心中的底气,来自于我的老师;现在我则要将这份底气,传递给我的优秀学子们。”

今年教师节又即将来临,祝这个世界最美的老师们节日快乐!

  // 一道独特的风景 //  

在多数医院,手术中年资较高的医生作为主刀医生通常会站在患者的右边,也就是主刀位;但是在这里,却会把主刀位,留给有一定手术基础的年轻医生。在肿瘤医院胰腺外科,这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并且在一代代传承下去。

“放手,并不意味着放任‘不做事’‘不管事’。我会时时刻刻紧盯着手术过程,做好学生的‘助手’,一旦有紧急情况,都会第一时间做出紧急处理。”包括虞先濬教授自己,也已多年没有站过主刀位,把这个重要位置留给了可以培养的学生们。但是,“放手”有着重要的前提,那就必须是有责任感、勤奋好学、有比较好手术基础的学生,这也是对患者的负责。

胰腺癌,迄今被认为是医学未能攻下的堡垒。当其他很多癌肿的患者已经在追求生活质量时,胰腺癌患者还在为生存挣扎。胰腺癌发病率位居我国实体肿瘤第6位,5年生存率不足10%。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较既往上升了5倍,异质性强,临床治疗难度大。即使是早期胰腺癌患者,在术后仍然容易出现复发或转移。外科界将胰腺癌手术视为“皇冠上的明珠”,虞先濬教授将能够做胰腺癌手术视为一个外科医生最大的成功。

很多年前,虞先濬教授来到华山医院普外科攻读研究生,那时年轻,一门心思学习做大手术、做最有难度的手术。于是非常幸运能成为倪泉兴教授的第一个硕士生、第一个博士生,潜心钻研胰腺癌诊治。

“走上与胰腺癌斗争的道路,完全是因为倪老师的引领。”虞先濬教授坦言。当初,他问过倪老师这个问题:“您老人家做了四十多年的外科,一直在做肝胆胰,您觉得胰腺癌领域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老师的回答是,“病人活不长呀!所以我们医生要努力呀!”虞先濬教授说,这个答案,是他这些年乃至接下去的一生,将恪守和奋斗的理念。

2010年跟随倪泉兴教授从华山医院到肿瘤医院“创业”,虞先濬以“最年轻的科主任”身份站在了同行面前。虞先濬才30多岁,医院领导和倪老师一起推荐虞先濬担任科主任,这个担子就重重地压在了他的肩上。“病人会信任我吗?”倪老师的回答是:“只要做得好,病人就会信任你”。

这是机遇,也是压力。人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才能知道行不行。正如倪老师期盼的那样,虞先濬教授做到了。2010年开始,他带领着团队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如今的95人,病床从7张增加到了横垮两个院区的150张床。科室每年接待门诊患者近10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约2万人次,近年胰腺恶性肿瘤手术近2000例,连续8年居上海市首位,占上海胰腺肿瘤总手术量的近1/3。

  // 是医生,也是教授 //  

对于虞先濬教授而言,倪泉兴教授是他的授业恩师,也是他职场上的领路人。老师的信任,给了他最好的舞台。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胰腺外科团队如此年轻,团队成员基本都是70后、80后,在世界一流的胰腺外科团队中间,这个团队显得生机勃勃。虞先濬教授说,团队不怕流动,只要目标一致,就会不断进步。他会像倪老师一样,在胰腺外科为优秀的医生创建好的平台,让他们放开手脚干。除了感恩老师,也必须感谢团队的年轻人们,他们智慧加勤奋,是整个团队让科室充满活力。

就在不久前,虞先濬教授带领着这支年轻的团队获得了9项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获得者中最年轻的学生是一名90后。

“临床为本,科研为魂”,在他看来,重视临床的同时一定要做研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虞先濬教授说,只有患者活得长了、活得好了,患者获益了,学科繁荣昌盛了,才算是不辱使命。

做一名好医生,做一位好教授,这两个身份,虞先濬教授都极其看重。“做临床,可以点对点帮助患者,让临床医师积累经验;但是通过科研,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形成规律,就能去传道解惑授业,从而真正造福于更多的患者。”虞先濬教授说,临床发现问题,基础研究去寻求答案,才能反哺临床,再从临床中带着问题推动研究,促进胰腺癌的诊疗高质量发展。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传来!如今科室已经跻身世界知名胰腺肿瘤中心,围绕胰腺癌这种“癌症之王”,团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团队创新“胰肠吻合”新方法,将胰腺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胰瘘的发生率从国际平均水平15%下降至7%,受到国际国内胰腺癌诊治领域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贡献了“中国智慧”;发明专用手术器械,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使胰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率降低30%,创新成果在国内20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获得满意的社会经济效益;多次创新改良胰腺肿瘤国际临床分期指南,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发出“中国好声音”……

谈到这些年团队所取得的成绩,虞先濬教授为自己的团队自豪,更感恩当初倪教授的这份信任与支持。

  //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谈及自己的恩师,虞先濬教授充满敬佩:“大胜靠德,老师的这份高贵品质让我终身受益。他的德高望重、心胸宽广对我以及整个团队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谈起自己的爱徒虞先濬,倪泉兴教授则充满自豪;“虞先濬是我学生中的佼佼者,他聪明、头脑活、反应快,手术操作技术好。他是我带的第一个硕士生、第一个博士生,他有一股可贵的执着精神。不管成功的手术还是失败的教训,他都能认真地总结,以此作为进一步前进的借鉴,这是非常可观的进取精神。”

在倪泉兴教授的办公室里,放着多张他和学生的合影,每张照片里都透着浓浓的师生情。倪教授说,当年他的恩师——张延龄教授总是手把手教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循循善诱,希望个个成才;老一辈千万不能保守,自己有点本事是老师教的,一定要传承下去。“我对我的学生们说,你们的学术、医术和我一样,那仅仅是及格;比我好,是良好;超过我,我视为优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超过老师,是老师最大的成功!”

77岁高龄,功成名就,本该归隐享福,但倪老却坚持每周两次门诊、两天手术,仍然奋战在无影灯下,坚守在手术台“一助”的位置。学生们说,老师宝刀未老,只要他坐镇,就能稳住局面,力挽狂澜。倪泉兴教授说,如今胰腺癌学科在虞先濬教授带领下,涌现出徐近、刘辰、徐晓武、吴伟顶等一批杰出人才,他们都各怀“绝技”,能独当一面。倪教授现在还在继续带教学生。

除了这些合影外,办公室墙上还挂着学生们送给倪泉兴教授的一块匾幅,上面写着“大医弘德”。正是这些无私的前辈“大医弘德”的高尚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年轻医生。

2021年的教师节即将来临,他们再次商量一起去看望张延龄教授。“张老今年96岁了,我告诉他,您要活到100岁,到时候,我们就五世同堂了。”倪泉兴教授还说,他希望将师道尊严、尊师爱徒的传统一直传承下去,也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优秀、人人出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