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人生实苦,但请你相信教育的温度
2021-09-0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刘昕璐

金秋开学季,同济大学迎来了无臂少年彭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迎来了体重18公斤、立志要做中国“霍金”的渐冻症男孩邢益凡。在央视直播中,白岩松向所有为残障学子创造机会的高校鞠躬。很快,这一鞠躬上了新闻热搜。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不向命运低头,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这些人生道路上荆棘丛生却不肯言弃的特殊学子们,感动和激励了许多人,让公众再一次感佩残障学子的奋斗与拼搏,他们不服输、不放弃,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通过高考、考研,获取平等求学的机会。

高校为之敞开大门,以暖心人文关怀照亮前路。在白岩松这个被公众点赞的鞠躬里,映照着我们共同的情愫和希望之光。有网友说,这一躬,闪耀人性的初心和高校的暖心。

残障人士本应该享有公平教育和就业的权利,现实中的一些不完美,会让公众对于高等学府寄予更多的期待。公平接纳,尊重认可,给予关爱和温暖,恰是这些高校用实际行动彰显学府态度、传递人间温情的最好时刻。

四年前,甘肃残疾考生魏祥向清华写信求“一间陋宿、供母子俩济身”,清华招办随即向他发出公开回信,信末尾那句“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瞬间刷屏。如今,更多的大学都在直接“以行动见”!

今年,渐冻症男孩邢益凡报到的时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准备了爱心宿舍,学校对邢爸爸说,“最难的事情你们已经做完了,接下来,就交给我们吧!”在同济大学,数月前的考场上,两只木凳和一张木板,学校为无臂少年彭超安装特殊课桌,使他顺利完成考试。如今的开学报到,迎接他的是寝室里特别定制的床、桌子、洗浴设施,还有设在脚踝高度的电灯开关,用脚轻轻触碰就能操控,而宿舍房门也可直接刷脸进入,同时校方还将定制方便他在教室听课学习的课桌椅……

学校是这些孩子和他们家庭的希望,如春风化雨一般,让每个学子都能追求梦想,创造人人出彩的机会。不止魏祥、彭超、邢益凡,这些年,越来越多的高校都曾迎来送往自强不息的残障学子,有的是盲生,有的是聋生,有的肢体残疾,大学都在为他们铺就前行之路。

教育有温度,就在这样的举动之间。大学,也理应用这样的行动告诉身处学府内外的人,这是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立德树人,是教书育人,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