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的惊喜背后,有一群轨交“福尔摩斯”
2021-09-0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除署名外)

敞亮的车厢,巡逻的民警,高效的办案效率……这是一列列让人有安全感的轨交,每一个站厅,都在向乘客们缓缓诉说,一位位上海轨交民警帮助市民找回失物的故事。如今,我们不妨细细历数那些暖心故事,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轨交上演。记者从近日轨交公安的失物发还仪式上获悉,今年以来,上海轨道交通区域扒窃案件呈大幅下降趋势,并保持破案率100%。

 // 民警帮90后女生找回男友送的项链 // 

一串精致的项链,是年轻女乘客相爱多年的男友在恋爱之初,攒下数个月的工资买下的,当不小心遗失后会有多着急?轨交总队刑侦支队探长潘皓松在办案中曾亲眼目睹。

接受采访时,他向记者回忆道,这位90后女乘客报案时一直在哭泣,当时女乘客曾换乘过2条地铁线路,从1号线中山北路站出站。

“这个案件的挑战在于报警人在地铁内的路径长,项链体积较小,掉落的细节和痕迹通过视频未必能看得清。但是,我们不会因为这样的困难而选择放弃。”在调阅报警人进站的近景视频后,潘皓松发现项链确实是挂在女乘客脖子上,而挂件是藏于衣内的。

经过办案组组内交叉复看视频后,刑侦支队的民警发现报警人出闸机的一刹那,有一个反光物从胸部位置往下掉。报警人出站时是低着头的,所以挡掉了脖子位置可视视角。多年办案的直觉告诉潘皓松,应该查阅下远景的公共视频。视频内,女乘客出站10分钟后,有位出闸机的阿姨有弯腰拾取物品随后放入口袋的动作。

通过排查,潘皓松找到了这位阿姨,阿姨一开始害怕会有影响,竭力否认拾取过项链,一度让潘皓松和其他民警怀疑是否推断过程有偏差,那个反光物未必是项链。随后,民警与阿姨说清法律细则,以及排除她的后顾之忧,最终这位阿姨将项链交还了失主。

潘皓松告诉记者,不少市民在地铁、公交上不慎遗失物品,会以“物品失窃”为由向警方报案,经甄别,实际情况大多是乘客自己遗落,后被其他乘客“捡”走,这样的情况占到失窃警情的八成左右。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类情况还够不上立案标准,但只要市民来求助,轨交公安定会以侦办案件的标准找回失物。

 // 民警帮乘客找回贴有爱心标记的老花镜 // 

一副标有爱心标记的老花镜,承载着主人在好友的鼓励下,一步步战胜病魔的难忘时光……在近日发还失物仪式上,记者了解到,上海轨交总队西藏南路站治安派出所民警曾帮助陈阿姨找到一副意义非凡的“老花镜”。

这副老花镜价值6000多元,但是背后的情谊却无法用金钱衡量。几年前乘客陈阿姨患重病,术后化疗非常难受,不仅在生理上需要战胜病魔,心理上还要与颓废和沮丧作斗争。她的朋友为了鼓励她,将这副“老花镜”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希望美好的礼物能够带来美好的新生活。因此,陈阿姨一直感恩这份友情,将这副“老花镜”视作友情的象征。

陈阿姨不慎将眼镜丢失后,心情十分沉重,于是她焦急地前往10号线水城路站求助,民警王庆山接待了她。老花镜虽小,却饱含情谊,因此王警官以“有案必破”的信心与决心为陈阿姨寻找。王警官受理时耐心地安抚陈阿姨,让陈阿姨平复情绪,回忆更多丢失细节。

办案组青年民警反复调阅公共视频,双眼也熬红了,终于确认了拾获陈阿姨眼镜的阿婆以及她下车的地点。民警经过实地走访,通过查阅停靠站附近数个小区的公共视频,向居委会、楼组长打听情况,终于找到了这位阿婆,取回了眼镜。“这位阿婆说,自己捡到眼镜后想还给失主,却因为不知道联系方式,迟迟无法交还。”办案民警回忆道。

轨交总队指挥处处长王伟华表示,针对轨道交通区域发生的侵财类案件,轨交公安会以“科技+人力”为牵引,持续加大对轨道公交区域现行侵财类案件的打击破案效能。截至今年8月底,上海轨交公安共帮助被害人、报警人追回被盗赃物64件、寻回遗失物313件,挽回损失116.9万元。

受访者/图

 == 记者手记 == 

在不少文艺电影中,夕阳西下,城市轨交容纳了都市人在城市拼搏的群像,承载着快乐和奔波,也交织着梦想与希望,一路开过酷暑与寒冬,最终开往春天。在轨交中,还有这么一群民警,他们致力于有赃必追,全力为乘客找回失物。

无论是贵重的项链,或者是看似不起眼的老花镜,在轨交民警的眼里,一律一视同仁。破案追踪,不在乎价值,不在乎连夜作战,在乎的只是最快时间找回失物。

轨交总队刑侦支队探长潘皓松在讲述90后女乘客丢失项链案件时,数次提及报案女生的哭泣和着急。诚然,治理和执法是严厉的,但是民警对丢失者的心情完全能够感同身受,并竭尽全力在第一时间找回失物。轨交公安的失物发还仪式上,乘客们和民警合影时脸上流露的是发自内心的笑容,眼神中难掩的是感激和感动。

今年以来,轨道交通区域扒窃案件呈大幅下降趋势,并保持破案率100%。办案效率高,警情降低,都源于相关职能部门对于警情的重视。轨交警方正以侦办案件的标准,力争为群众找回失物,“让法治名片更加闪亮,让都市风范充分彰显”。

轨交作为当代青年人主要乘坐的交通方式,安全的轨交治安不仅能让在上海拼搏奋斗的青年人油然而生一种“此处是吾乡”的归属感,也能让青年人怀着对梦想的澎湃之情安心往返职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除署名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