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正式实施,再也不必奔波于各大辅导班,学生们直呼:我的周末我做主啦!
2021-09-13 教育

今秋开学的第一个周末,也是“双减”政策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周末。这个周末,没有了往日补习班的喧嚣,更没有了来回奔波于各个辅导班的辛劳,同学们的空闲时间也相对增多。面对新情况、新改变,同学们的周末是如何安排的呢?记者采访了四组家庭,听到了同学们和家长们真实的心声。

记者 朱筱丽

学生直呼:没有补习班,最好的“开学礼”

作为“双减”落地的第一个周末,最开心的莫过于广大学生了。他们直言,周末不补课,是送给他们最好的“开学礼”。

在采访的四位初中生家庭来看,他们一致认为“一下子轻松了”,就读兰生复旦预备班的周同学喜欢看书,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可以泡在图书馆里尽情享受了,不用被“补习班”捆绑着了。就读于西南位育预备班的尹同学说他喜欢踢足球,他说周末不补课的时间里,可以把最爱的足球运动“追”回来了。就读于风华中学初二年级的孔同学直言:很喜欢这样的“开学大礼包”,希望每个周末都能自己做主。

从学生们的反馈来看,“双减”实施的一周,大家的课外负担确确实实减轻了,对“双减”政策的落地基本持欢迎态度。“双减”政策就是让学生成为遵循自然规律成长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

家长表态:“减”字背后,最期待的“增”

当然,新学期难免带来新“焦虑”。“减”字背后,家长最期待的“增”,就是校内教育质量的提升。

单女士是一名八年级学生的家长,她认为要让“双减”真正落地,希望学校要做点“加法”:例如要给老师加点“研”,鼓励学校老师要依据学生发展需求向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作业菜单,依据年龄段与学科特点开发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探究实践类作业;要给课程加点“趣”,努力打造丰富、多元、有趣的课后服务课程,赋能孩子们个性发展;要给家长加点“料”,要为家长提供系统的家庭教育课程,让家长与学生共同成长;要给学生加点“餐”,真正让每个孩子在学习上“吃饱”“吃好”。

她表态说,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只有学校“加”好了,才能更好地实现“减”。当然,这也意味着必对学校的管理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责任心提出更高的要求。

专家视角:弓满易折,弦紧易断

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一度就像两个沉重的包袱,结结实实地压在学生的肩膀上。重压之下,学生们整天埋头于作业,难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又缺乏锻炼,极易造成身体素质下降,增加近视、肥胖的概率。

资深心理专家表示,弓满易折,弦紧易断,如果孩子长期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逆反心理,如此不仅影响学习效率,还可能造成心理扭曲,把学习视为竞争的手段,把同学作为竞争的对手,影响健康的人际交往。

与此同时,由于疲于应付课业,没有时间感受大自然、深入社会,缺乏宽广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创新思维和能力,给孩子们养成自信阳光、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人格制造障碍。

因此,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后,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意见提出了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等明确要求,就是要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记者 朱筱丽

来源:学生导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