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群老人,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社工远赴漳州学艺
2021-09-1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栩栩如生的木偶人,或挥舞、或跳跃,灵动的指掌间,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淋漓尽显。而一张红色幕布后,一群迈入花甲之年的老人们不时举起了胳膊,不时走着碎步,不时你进我退。

第28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症日”前夕,在历时四个多月“集训”后,一台起源于漳州、呈现于上海的“手掌木偶戏”由年逾花甲的老年人在海上文化中心倾情演绎。健身展示的主角们分别来自于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豫园街道以及闵行区虹桥镇的一群老人;而幕后,则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社工为学艺,远赴漳州。

 // 这台戏的背后,凝聚社工无数心血 // 

舞台上,老人们不时举起了胳膊,不时走着碎步,不时你进我退,红幕上端展现出了栩栩如生的木偶人物形象。而每一个动作的背后,都凝聚着年轻社工的无限心血。

漳州布袋木偶戏,福建省漳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具有技巧高超、造型精美等独特风格。

“手指操简单、方便、易行,同时有研究显示,手指运动具有防止老年认知障碍的功效,也能提高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并延缓认知障碍的发病。”上海心晴社区服务发展中心社工陆玮东告诉记者,他们希望将布袋木偶戏通过手掌木偶这一新颖的手部运动形式,帮助社区老人们预防阿尔兹海默症等认知障碍疾病。

今年3月份,为了让老人们更好地掌握这门技艺的精髓,陆玮东带队前往漳州实地学习。“我们七八人组队,其中80后、90后社工占了一半,大家的目标明确,将漳州布袋木偶戏的精髓带回给社区老人。”当时,漳州还未入夏,但闽南的湿热令人印象深刻。考虑到老人们的接受情况,他们特意向剧团学习了几个简单的基础动作。动作虽然看上去不难,但要精准掌握角度并非易事。

除了掌握动作并不容易,“手掌木偶戏”互动性极强,尤其需要老人间的合作,乐观开朗的性格十分关键。

 // 社区健康养老,上海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 // 

回到上海后,他们手把手将这门技术教给社区老人。每一个戏段都是由社工老师,一遍一个动作分解着教会了老人。历时四个多月“集训”后,这群上海老人竟掌握了这门技艺的精髓。

有的老人说,我头晕药已经停服了,没想到手指的锻炼带给自己如此神奇的效果。由于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感染力,吸引了老人们积极参与,有的老人要求社工老师加课,用他们打太极拳的时间教“手掌木偶”。训练中,老人们左臂酸了换右臂,右臂酸了换左臂,有时歇一会喘口气继续练,热情之高涨,始料未及。

“手掌木偶”的表演,不仅契合了“手部运动防病健脑”的训练,而且也使老人们在非遗文化的陶冶中得以身心的愉悦。经过一段时间排练后,老人的手脑协调评估的各项指标都有明显上升。还有的老人变得爱聊天善于表达。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症日”,据2020—2050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病情况预测研究报告统计:目前,中国有超1450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症,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症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相当于全球发达国家患者数量的总和,预计2050年患者数量将激增至3003万人次。如果没有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在未来30年内将大幅增长。

作为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截至2019年年底,上海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占比达35.2%。

在社区健康养老事业上,上海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上海心晴社区服务发展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用拍手操和五指经络锻炼,以及非遗手掌木偶戏等等的健身手段推介,最终目的是启迪社区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动手动脑、延缓衰老,倡导自我预防、自我保健、自我照护,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唤起公众对老龄脑健康的关注,及时发现和治疗老年认知功能减退、防止老年认知障碍。

让陆玮东这群社工高兴的是,在这场表演后,又陆续有街道找到了他们,希望能将漳州布袋木偶戏带给更多的社区老人。为社区健康养老,这群社工也永远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