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第一课|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子把家乡红色故事带回党的诞生地
2021-09-1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视频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一批青年学子今天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启新学期思政第一课——他们不仅聆听到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薛峰讲述中共一大召开地的故事,学生们也站上讲堂,把家乡红色故事带回党的诞生地。

这是学校与中共一大纪念馆共建“红色新青年讲堂”的首课,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全校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喀什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盐城师范学院、湛江师范学院等来自东西南北的高校学生、松江的部分中小学共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第一课。

  从两代人的传承中感受伟大建党精神  

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薛峰说,百年回望初心之地,中共一大会址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发源地。通过创新大学思政课程的讲述方式,将建党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带领同学们走入建党历史现场,穿越时空,融进中共一大纪念馆的红色文化氛围,与历史对话,真切感受革命人物的初心所在,使教学内容真正融入学生的情感世界,点亮内心光明,让红色文化的精神真正融入学生的思想品格,为其铸魂立根。

“今天我身上就带了一件宝贝,但是按照文物法的要求,只能拿复制件来展示。”在课堂上,薛峰展示了一份特殊的入党誓词,由此为同学们现场讲解起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小小一张纸,齐刷刷地吸引了所有在座学生的目光。

“这是一份穿越历史的入党誓词。日期落在1952年,入党宣誓人叫李声䭲。”薛峰告诉大家,就在今年8月13日凌晨,94岁的老党员、武汉大学教授李声䭲永远闭上了眼睛。7月下旬,其子黄健教授完成李声䭲的心愿,将她最后的50万元存款捐给了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94岁的李声䭲入党69年。“我年纪大了,不能为党作贡献了。”今年,躺在病床上的李声䭲多次提出,要把自己最后的50万元积蓄捐给党组织,“捐给我爸爸参加创建的中国共产党。”而在早年,她也曾捐出过房产。

对!她的另一个身份就是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烈士的女儿。“李汉俊和一大关系特别紧密。中共一大会址是一栋典型的石库门建筑,建于1920年秋天,地处当年的望志路106号,正是在一大代表李汉俊和他的哥哥李书城的寓所里,一个18平方米小小客厅见证了伟大政党诞生。”

其实,李声䭲一生没有见过父亲,她的父亲李汉俊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中共一大代表。1927年12月17日,李汉俊被军阀枪杀于汉口,李汉俊牺牲后20天,遗腹女李声䭲来到人间。

李声䭲曾说:“父亲李汉俊牺牲时,我还没有出生。但父亲通过母亲影响了我的一生。”她始终以父亲为榜样,1949年,李声䭲加入武汉的青年学生进步组织,从事地下活动。1952年7月1日,李声䭲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汉俊身上体现的是坚持真理,在李声䭲身上体现的是坚守理想。伟大建党精神在哪里?就体现在这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身上。”薛峰进一步启发大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取得众多伟大辉煌的成绩,就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特殊的品质。

  将家乡红色故事带回党的诞生地  

与党的诞生地相呼应,此次的“红色新青年讲堂”上,好几位学生也将家乡红色故事带回党的诞生地。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的王雯在暑假寻访了家乡长沙橘子洲革命胜迹,以追忆革命先烈的光辉历程。看着一望无际湘江水从眼前流过,王雯仿佛穿越到了一百年前,看见一个少年,如鱼得水般畅快地在湘江中游泳……

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王雯感到,更要把锻炼体魄、磨砺意志上升为人格塑造的前提。只有加强意志、体魄的艰苦锤炼,才能经受住社会实践的考验,锻造出自强不息的可贵品格,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大任,在党和国家辉煌事业的长河里“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个暑假,我寻访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之一成立的地方:北京。当我站在天安门前,望向那红色城楼,思绪飞回了1918年。那年冬天,李大钊在天安门前演讲了《庶民的胜利》,他振聋发聩的呼喊,也预示着一个伟大政党即将诞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00后学生唐剑雯带来分享。

“在建党初期,党组织内部资金十分紧张,李大钊每月都要拿出一大部分钱来补贴,他不光捐钱,为了同志,连心爱之物也一并拿出,在一次送行时,他看见远行的罗章龙同志衣着孤单,他便将自己身上的毛毯坚决的交与同志。另一方面,他常常会接济帮助一些穷学生……”

在天安门广场,唐剑雯不仅了解到了李大钊先生为中国共产党作出的贡献,更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了解到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事件。这是共和国的第一碑,它凝聚着革命先烈的血与魂,记录着近现代中华民族奋斗不屈的史诗,激励着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前行……

移步换景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淑娟还在中国一大纪念馆内,向同学们阐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及取得的成绩,同学们则介绍起家乡的变化。

从每当春秋之时最不能理解的就是“春暖花开”和“秋高气爽”这两个词,到如今的嘉峪关的天很蓝,风很凉爽,水很清,城很干净;从广西农村人工弯腰用镰刀一把一把地把水稻割下来的,到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收割机,00后们肉眼可见的美好生活正在眼前发生着。

来自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李林琼,现在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今天专门着了一身民族服装和大家分享家乡的变化。“我的父母和外公都是少数民族教师。上世纪50年代初,由于地处横断山区,交通闭塞,家乡的教育资源十分匮乏,我的外公成为了当时‘一校一师’模式下的一名山村教师。后来,教育条件得到改善,从最先的一批希望小学的建立,到后来图书馆,多功能厅,体育馆等学校基础设施的完善,到我父母工作时期,少数民族的孩子不仅有学可上,丰富的课外活动也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教育选择……”

课程在一大纪念馆的老师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同学们共同演出的话剧《青春中国》中收官,关于信仰与理想的力量,越发发人省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