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传说和凤凰一样美丽——长篇小说《风鸣岐山》后记
2021-09-26 生活

冯积岐

这个素材,在我心里装了二十多年。我说是素材,其实只有一句话。二十多年前,我就在《岐山县志》和《岐山文史资料》中读到:1912年农历正月十八日,清兵统标王甲三率千余人夜袭岐山城,时值县知事李谦吉大婚,岐山县军民上千人遭杀害。这事发生在岐山的辛亥革命已经成功之后。当时的岐山县城也只有三四千人,那么多人死于屠刀之下,使我震惊而惋惜。我好几次想把这一段历史作为小说来叙述,几次拿起笔又放下了。

再一次触动我的是,我们冯姓家族中,一个叫冯拱辰的祖先。冯老先生所作的对联至今留在距离我家三里路的周公庙内。尽管,冯老先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晚清举人,可是,他没有进入历史叙述者的视野,我得到的有关这位祖先的叙述是口口相传的野史——1901年,冯拱辰被慈禧太后赐死,原因是在1900年的关中大旱的赈灾中,犯了受贿罪。刺激我的写作欲望的,还有冯老先生留在我们城堡中的一座空落落的四合院子,可以说,在我们陵头堡子内,这座四合院子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建筑,青砖砌墙,青砖漫院,门窗和屋檐上都雕刻着花鸟。从我小时候起,就觉得这座院子有一种神秘感、探究感——村里人告诉我,这是冯老爷(冯拱辰)留下的。人呢?冯拱辰的后代呢?村里人谁也不知道冯拱辰后代的下落。他只是在老一辈人微弱的记忆中。冯拱辰是我们冯姓家族中的历史人物,他的人生史脱离不了我们的民族史。于是,我将我的祖先的人生史、县知事李谦吉的人生史和我们的民族历史勾挂牵连在一起,阅读,审视。

历史是自己给自己叙述的,历史也是后世人叙述的。历史的叙述有多种可能性。历史小说不能当作历史读。但是,我觉得,一个好的小说家,在历史叙述中,要尽最大可能接近历史真实,就像我们最大可能地接近现实的真实一样;一个好的小说家,不能将伪现实呈现给读者,也不能将伪历史呈现给读者;小说家不是历史学家,好的小说家,不是在复述历史,而是在创造历史。文学真实和历史真实是两回事。我所说的接近历史真实,不是他人叙述的历史本身,而是作者虚构的历史。

在我的这部小说中,有一大部分人物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比如冯拱辰、李谦吉、麻振武、郭坚等等,好多人物是我虚构的,比如冯拱明以及其儿女们。不论哪一个人物,一旦到了我的笔下,已经和原有的历史人物不可同日而语。这些人物是我塑造的,他们是一个又一个被我创造出来的新生人物,不是历史人物的复述。他们和正史(印刷品),野史(口口相传)中的人物已经不是同一个了。因此,为了使人物形象丰满一些,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在肯定中否定,在否定中肯定的方法,把情节进展的几种可能摆在读者面前。尽管,作品中的一些情节,戴着史实的面具,显得很真实,其实,都是虚构的,包括那些文史资料和相关的书籍,都是虚构的产物。如果哪个读者在《岐山县志》《岐山文史资料》《宝鸡史话》中去寻找小说中的情节,是找不到的,我之所以把这些文史资料搬出来,不过是为了使小说更“真实”一些,是制造真实的“谎言”。

我查阅了历史资料,在辛亥革命中,全国那么多县、市,只有岐山县死的人数最多,而且是在清帝已经退位之后。一旦革命不彻底,反动势力的反扑,乃至复辟,是十分血腥的,岐山县城死去的一千多人,以血醒世。况且,不是革命不彻底造成的惨案,而是由于县知事李谦吉主观武断造成的。皇帝被拉下马了,制度没有变,人的文化心理没有变,体制还是那种体制,皇帝式的一个人说了算造成的灾难在继续。李谦吉的功与过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辛亥革命了,新朝代了,军政府了,岐山人不过是剪了辫子,放大了脚。新军阀比旧军阀更残忍,麻振武祸害岐山的事情,我少年时就从老一辈人口中听说过,他们讲述时,仿佛依旧心有余悸。在辛亥革命过后那十几年间,大大小小的军阀给岐山人带来的灾难不比清廷少。从1911年到1927年,十七年间,岐山的县知事就换了四十几位,有一个县知事只干了一个月。那是一个由枪杆子说了算的年代,共和只是革命者当初的美妙设想,并没有实现,资产阶级的革命有其局限性。

《诗经》中的凤鸣岐山,是一幅美丽的图景,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也是一个动人的童话。当冯拱明在几千年后再次听见凤凰鸣叫的时候,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幻觉,一个向往而已。假如,凤凰1901年真的在岐山鸣叫了,1901年的凤鸣岐山似乎成为新朝代的预示,究竟预示什么,这只能从冯拱明及儿女们的命运中去醒悟了。当然,我能理解,庄稼人总是把善良的愿望寄托在朝代的更迭之中,寄托在“神鸟”的预示之中。然而,现实生活往往是很残酷的,是和人们的愿望大相径庭的。“凤鸣岐山”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因为,传说和凤凰一样美丽,不由得使人们神往——凤鸣岐山,凤鸣岐山。

(长篇小说《凤鸣岐山》,冯积岐著,2021年4月。冯积岐:陕西省岐山县人,在《当代》《人民文学》《上海文学》等数十种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300多篇(部),小说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杂志或年选选载,出版长篇小说《村子》《逃离》《凤鸣岐山》等15部,曾担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创作组组长、作家协会副主席。赵普东:陕西咸阳人,从事散文评论写作,在《延河》《光明日报》《陕西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三十多万字。)

冯积岐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