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流量生意拿“爱国”作妖,可耻
2021-09-2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郦亮

爱国,本是一种庄重朴实的情感。如果有人把爱国做成一桩低劣丑陋的流量生意,那这样的“爱国”非常令人不齿。

最近网上一下子出现了许多所谓宣扬爱国主义的视频。这些视频中,主播们都会“动情”讲述自己在中国边疆地区被边防特警官兵保护的感人故事。有的视频受到网友强烈关注,点击达50万次,留言数万条。

不过大家很快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这些“爱国主义”视频竟然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是以“我们没有生在和平年代,而是生在一个好国家”为文本,连拍摄手法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主播无一例外选址海边或江边拍摄,而在他们身后50米左右都停着一辆边防特警车。

种种迹象表明,这些风靡网络的所谓“爱国主义”视频,都是由统一的文案复制衍生出来的产品。因为是“复刻”,那些主播所讲的“爱国主义故事”的真实性,他们所要展现的“爱国主义的情感”都是极其值得怀疑的。事实上,一些此类视频错误漏洞百出,令人啼笑皆非。

直至今天,在某些人眼里,网络经济仍是流量经济,有流量便有了一切。因此,他们为了获得流量,无所不用其极。今天的中国,随着国力日益强盛,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愈加丰沛,一切和爱国主义有关的事也更容易触动人心,引发共鸣。于是,“爱国主义”就被他们盯上了。而如果真的因此去认真寻找一些爱国主义的感人故事倒也不错,可是偏偏主播们并没有这个诚意,也没有这个能力,于是上演了一出出“一剧多拍”的拙劣戏码。

这一切已经和真正的爱国主义一点关系都没有了。以“爱国”之名,行骗取流量之实。理应神圣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这里成为了一桩廉价买卖,被肆意消费、亵渎、玷污,成为主播们骗取流量的筹码。

我们这个时代呼唤真正的爱国主义,人民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感也需要在与各种真实感人的爱国主义故事碰撞中得到印证和抒发,进而产生新的共鸣和升华。但是显然,现在这些廉价的、可疑的“爱国流量故事”并不在此列。这些“低级红”建立在虚妄和欺骗之上,消费人们的情感,诋毁人们的智商,理应被唾弃和禁止。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