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献给英烈!今天,上海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成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视频
英雄浩气,山河永在,烈士忠魂,民族永记。今天,鲜花献给英烈!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无不凝结着无数先贤和英烈的奉献付出乃至巨大牺牲,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向英烈们致敬!
烈士纪念日当天,由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主办的“人民不会忘记”烈士纪念日主题祭扫活动暨上海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成立仪式在龙华烈士陵园举行。今天,包括龙华烈士陵园在内的全市75家烈士纪念设施,参加祭扫活动的全体人员一起向革命先烈致以敬意与哀思。
上午,活动在红色党课《龙之华·初之心》中拉开序幕,党课将红色英烈故事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在本次活动主会场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现场庄严肃穆,由礼兵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全体人员面向龙华墙,向革命烈士三鞠躬,齐声诵读龙华墙上刻有的77位英烈名字。英雄,虽逝而不朽,虽远而弥存。他们牺牲于龙华,但只要这些名字不被人们所忘记,他们就永远活着。
每一个烈士纪念设施,都是一座丰碑,上海正尝试以志愿者的形式,发动全社会自觉来守护好这一座座的丰碑,以营造浓厚的尊崇英雄烈士的氛围。当日,上海烈士纪念设施守护崇敬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现场150位志愿者齐声宣誓:崇敬烈士,缅怀先烈,坚决守护好烈士纪念设施,永远继承和弘扬烈士们的伟大精神!
英雄浩气,山河永在,烈士忠魂,民族永记。150位志愿者还相继前往烈士墓区。他们戴着白手套,手握白毛巾,俯下身子,认真细心地擦拭烈士的墓碑。
吴安妮同学说:“烈士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铭记烈士,缅怀烈士,继承烈士的遗志,是当代青年不能忘却的历史责任。虽然和平年代不再有枪林弹雨,但仍有艰难考验、生死抉择。我们要发扬伟大民族精神,勇当逐梦先锋!致敬英雄,吾辈自强!”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杨震飞所学专业就是马克思主义专业,在他看来,未来无论从事理论宣传还是走上教师岗位教书育人,本身就需要不断接受红色教育,坚定信仰。“今天,我有幸为陈乔年烈士擦拭墓碑。望向相片,《觉醒年代》里的一幕幕总是浮现在眼前。陈家兄弟,就义时就是我们这年华,他们用信念迎接曙光,用青春守望信仰的事迹,永远值得铭记。”
1927年7月,1928年6月,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牺牲于龙华。以己之力,延国家之年岁,以已之力,栽精神之乔木,受命于危难,救国于水火,兄长的鲜血还未渗达地底,弟弟就在同一场风暴中倒下。
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有无数仁人志士也像他们一样,为了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的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正是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时期著名英烈人物最为集中的纪念地。
“每一次对英烈的缅怀,都是一次庄严的洗礼。”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们纷纷表示,不仅要记住这些英烈的姓名,还要学习英烈事迹、铭记英烈功勋、弘扬英烈精神。未来,这支新成立的服务队还将定期开展各种志愿活动,对全市75处烈士纪念设施进行擦拭、清扫和守护,以实际行动守护好不朽丰碑,传承英烈精神。
“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这首耳熟能详的狱中诗,是革命者张恺帆被关押在龙华看守所时所写。如今,龙华烈士陵园在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的忠魂广场处,还设置了一棵“生生不息”的桃花树,在这里,各位祭扫者可以为革命烈士书写下寄语,将留言悬挂在桃花树下,寓意着英烈虽逝,但精神仍指引后人继续前行。
== 相关 ==
崇尚英雄,全市还在这样做……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在第8个“烈士纪念日”之际,申城全市数十个电子大屏和地铁上滚动播放“尊崇英雄 缅怀先烈”公益宣传片,红色话剧、红色演讲、为烈属送募集款等多个项目渐次展开。
▎红色话剧
在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无剧场话剧《那年桃花》连演三场。此次话剧的演出地就位于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遗址区摇身一变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大剧场”,讲述1928年4月桃花盛开的时节,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里发生了一个生离死别的故事。
全剧围绕着大无畏的革命先驱对于革命的赤胆忠诚、对于亲人的无限深情的故事展开,还原他既是作为革命者富有令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是作为一个人,一个爱人、一个儿子活生生的人,具有丰富细腻的情感的立体全貌。
剧中的回忆与生死观、就义、生命的升华等场面,更是深度挖掘了人类对于信仰的无限忠贞、对于爱情的永久追随,展现人精神永生的伟大力量。
▎红色书籍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组织,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龙华烈士纪念馆编写的“龙华英烈画传系列丛书”面世,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叙写龙华英烈们在风雨如晦中筚路蓝缕的艰难寻路、为中国革命披肝沥胆的无畏与牺牲,彰显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救国、救民的初心。
“龙华英烈画传系列丛书”首批选取11位英烈集结成书,分别是:《彭湃画传》《赵世炎画传》《罗亦农画传》 《杨殷画传》《陈延年画传》 《陈乔年画传》 《林育南画传》 《杨匏安画传》 《许白昊画传》《张佐臣画传》《杨培生画传》。
▎红色故事会
富国须强军,强国必固防。在庆祝建党百年、喜迎国庆佳节之际,第二届上海全民国防教育知识大赛暨红色故事会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展开,通过亲身参与,以铭记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
大赛以本市各街镇为切入点,通过街镇带动居委会,由居委会下沉至社区,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大赛组织初赛和决赛两场比赛,每场比赛均设国防知识竞答和红色故事讲述两个环节。国防知识竞赛的题库内容,取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七一建党百年重要讲话精神、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国防建设的辉煌成就等。红色故事讲述则着力于挖掘民众身边的红色素材,让老百姓讲自己的故事。
和去年相比,参赛队伍从32支增加到了40支,覆盖区域从12个区增加到了14个区。
▎慰问烈属
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大力营造崇尚英雄、关爱烈属的浓厚纪念氛围,在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下,向全市3700多户烈士家属发放社会募集的“烈士纪念日”慰问金。
接过慰问金、慰问信的烈属说,一分关爱,十分温暖。基金会真情敬仰烈士,在纪念日上门慰问,让我们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其中,将“关爱烈士家属 ”项目募集的20万元,送到今年4月在救火中牺牲的丰晨敏、汤伟佳烈士家属手中。
基金会将用更多暖心项目关爱英烈身后事,引导崇尚英雄缅怀英烈的良好风尚,让英烈精神不朽,传承精神不息,关爱烈属不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