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遇到美,嘉定新城菊园新区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样本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舒适的社区生活圈长啥样?作为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参展样本社区之一以及嘉定唯一一个参展项目,菊园新区以“转角遇到美”为主题,通过展现完整社区或局部片区的居住、交通、公共服务、生态、休闲、就业等方面的现状和规划情况,高度呈现“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理念,以及“科技菊园、品质菊园”的美好社区生活。10月14日,“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嘉定新城菊园新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实践案例展”开幕。
菊园新区成立于1997年,区域面积18.61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2.2万人,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9周岁,是一座年轻活力之城。2019年,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名单,菊园新区位列其中。作为嘉定区唯一一个入围的试点区域,菊园新区定下了以“更新完善、提高品质”为目标,通过引入专业的社区规划师、居民提出“金点子”的方式,以绿地、广场、绿道、街巷和附属空间为基础,从居住生活、交通出行、公共空间、服务设施四方面着手,着力打造绿色、活力、共享的新空间新家园,有效激发了公共空间的活力。
在案例展开幕仪式上,2021嘉定菊园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地图正式发布,该地图汇聚了以各个社区为核心,以周边15分钟内可享有的医疗、教育、公共空间等配套设施为组成内容的生活圈项目,居民们可以按图索骥,在15分钟内,步行前往医院、图书馆、公园、我嘉餐厅等等。它们的绘制者正是85后社区规划师庄佳微和她的团队。
庄佳微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嘉定姑娘,一名广境规划设计院的规划师,两年前,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在菊园新区展开试点,她被聘为社区规划师,对她来说最大的改变是,“之前是在办公桌前做规划,现在是和居民一起聊规划。”
以庄佳微及其团队参与的众多项目之一的嘉华居小区更新为例,将公共生活空间与公共艺术空间“折叠”,在提升社区品质的同时,也让社区居民得到了实惠。“这一片原来是一个‘大碉堡’,围墙特别高,有四五米,整个空间是封闭的。我们首先‘拆墙’,降低围墙高度,通过错落布局增加空间艺术感,并添置了不少健身设施。”庄佳微介绍道,“在今年的城市空间艺术季期间,我们还会对这片场地进行二次改造和升级,并邀请专家参与指导活动,让社区更有艺术氛围。”
除了平面的展示,展览边上还围绕着许多让人过目不忘的装置艺术,仔细一看,它们都是用旧物改造而来的,“花样年华”“水清鱼欢”“爱的呵护”……天马行空,创意十足。原来,这些都是在庄佳微及其团队的帮助下,由居民们自己动手创作的,平日里分散在各个社区里,这次特地搬过来,做一个集中展示。在这位年轻的社区规划师看来,生活圈不光是说设施圈、环境圈,同时也是一种交往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案例展开幕仪式上还成立了“菊园有家”社区规划师工作室联盟,接下来,菊园新区将联动辖区内的广境设计院、江南设计院、工艺美院等规划师资源,以专业的规划策略,对住宅环境、交通出行、服务设施及公共空间等方面进行全要素的规划及提升,从而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社区生活方式。
据悉,整个空间艺术季将持续至11月30日,期间将举办“嘉定新城·菊园城乡规划展”“嘉定新城菊园新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成果展”“城市微更新·市民金点子征集”“小小规划师创意展”“爱上美术馆·青少年美育计划成果展”“首届北水湾湖畔音乐会”“‘嘉定菊园·温州龙湾’文化走亲”等系列活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