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两位少年做对了什么,恰恰证明教育应该做对什么
2021-10-1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郦亮

上海两位少年最近几天圈粉无数。一位是05后高一学生罗响,他在十一长假期间在千岛湖勇敢跳河救人,还运用平时学到的急救知识挽救了落水者的生命。一位是10后小学生吴叶凡,她敏锐发现了美术教材中一处冷僻配图差错,引起出版社的重视。

两位少年的美谈,在当前“双减”政策正在深刻影响着国内教育生态的大背景之中,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教育的生动视角:教育,要给社会造就什么样的人?在给基础教育做“减法”的时候,在什么方面恰恰应该给孩子们做“加法”?在把孩子们从卷山题海和超前过载的教育负担中解救出来之后,怎样让孩子们释放出来的时间和精力,与真正有价值的素质教育相遇?

这两位少年都自称“普通人”,却闪现着少年身上那纯净的光辉。见义勇为的可贵精神自不必说,但是罗响成功跳水救人的背后是对自己救生能力的准确把握,是对心肺复苏等一系列抢救手段的深入了解。而吴叶凡纠错教材,也是平时生物知识积累的体现,只有知道海百合是远古植物这么冷门的知识,才会发现教材配图之误。

两位上海少年在某个瞬间迸发出来的这些闪光点,都非源于考卷上应试式的被动学习,也和各种学业补习班无关;而是来自学校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看重,家长在课余生活上的引导,来自兴趣爱好的培养和促进。吴叶凡虽然只有十来岁,却已是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资深小会员,她几乎每逢假期都会去探馆,对各种古生物如数家珍,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成长经历。

“双减”政策出台两个多月了,孩子的作业少了,闲暇时间更多了,辅导班停了,自由支配的空间更大了。这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绝佳时机。“双减”其实是国家强力挽救一代人童年的一次努力,也是一个国家为未来培养有用人才而采取的措施。

当然也应该看到,虽然压力和负担都“双减”了,但应试思维是不那么容易被消灭的。现在一些健身房出现了旨在帮孩子拿体育高分的游泳速成班,而各种针对考级的艺术培训班也依然十分抢手。原本旨在让孩子发展特长的素质教育,也有可能“异化”为另一种应试教育。这是值得警惕的。不要把素质教育变成刷题式学科教育的另类翻版。

如果罗响学游泳是为了拿高分,那他可能未必会有见义勇为的精神,而如果吴叶凡去博物馆是为了考试,那她一定缺乏真正的热爱而根本发现不了如此冷门的差错,甚至都不敢提出自己的怀疑。所以,想要拥有让孩子们成为“真正的人”的素质教育,全社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游客千岛湖溺水,上海05后高中生机智施救

上海10后小学生发现教科书错误!结果是……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