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待命!防疫一线,这群姑娘的信念始终不变
2021-10-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她第一次在春节离开家人,出发支援浦东机场核酸检测;她第一次离开城市,驰援福建疫情一线……在疫情被控制的背后,是无数义无反顾的年轻医务人员的奋力拼搏。这群年轻的姑娘们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如果需要随时准备再出发;而她们同样坚信,疫情终将很快过去!

 // 第一次离家的春节 // 

连夜开展核酸排查,当上海交出一份份核酸检测报告结果后,许多网友留言,“厉害,已经排查了这么多人!”“速度、清晰、透明!”在这背后,是全市勠力同心、八方支援的力量。

今年年初,国内多地出现散发疫情。浦东国际机场疫情期间最繁忙时一度需要面对平均每天两三万入境人员。

1月18日,来自上海宏康医院的张真真和小伙伴们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进入浦东机场,协助海关开展入境人员新冠病毒检测采样。1987年出生的张真真平时在医院体检部工作,她从平日头戴燕尾帽的“天使”瞬间变身为可爱的“大白”。出发守护国门,意味着这个春节期间无法与家人团聚。 

核酸检测,这个简短的过程,却是关键环节,就是将棉签伸入乘客鼻孔,进行一番操作后,将标本装入试管送检。遇到一些重点航班,她们还需进行咽拭子及血液采样。

谈及浦东机场核酸检测工作,张真真坦言:“第一次正式采样时还是有些担心的。队员们互相提醒,按照标准步骤穿脱防护服,按照要求的深度插入棉签,熟悉流程以后,操作速度也逐渐加快。”张真真说,进舱前,为了确保防护万无一失,她们要花约20分钟时间严格按照规定步骤穿戴防护衣物,光是手套就要戴四层。 

在浦东机场,张真真被分到了T2航站楼的核酸检测点。当时申城正值寒冬,一个班12个小时工作下来,手指也因紧绷的手套变得酸胀麻木。“因为考虑到通风,航站楼里确实挺冷的,不过大家都全神贯注投入工作,这点冷也就不算什么了。”

支援浦东机场核酸检测,一待就是一个月。张真真感觉自己从一个新手“小白”迅速成长为熟练的“大白”。“这是我第一次在春节的时候离开丈夫和女儿,除夕夜女儿视频里告诉我晚上家里吃火锅,还告诉我她和她的小伙伴出去玩的趣事。家人告诉我一切都好,让我放心工作。”正是来自家人的这份支持,让她坚定地完成了这次支援工作。

 // 第一次离开城市 // 

今年9月,福建省疫情出现反复,来自各地的医疗队纷纷驰援前线。第一时间,由宏康医院9名以90后、00后为主的护理人员组成了一支医疗队启程前往福建。90后青年党员吴丹是此次医疗队的队长,而张真真也依然在出征队伍中。

9位姑娘,都是第一次离开城市,出发前一边接受严格的培训,一边互相打气。抵达福建后,队员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防疫工作中,9位姑娘在36℃的室外,身穿厚重的防护服,从平原到山坡,从学校到厂房,穿梭在疫情前线。为了方便腿脚不便的老人以及隔离区域的村民,她们甚至还勇敢地进入防控区域,挨家挨户上门进行采集。

短短十多天时间,队员们辗转福建赖店镇锦田村、前埔村、华亭镇、荔城区、城厢区、秀屿区笏石镇等20多个核酸采样点,完成核酸采样数十万份,与当地医疗力量一起构筑起了抗击疫情的战斗堡垒,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最需要的地方,展现出了作为上海医务工作者的勇敢与担当。

“福建前线多是山村,防疫环境比想象中的艰苦。”吴丹告诉记者,因为穿着防护服很笨重爬不上山坡,村民用摩托车护送她通过陡峭狭窄的道路上山,因此她差点儿摔到山沟。第一次踏进农家大院,队员们还被中华田园犬袭击,险象环生。不过,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在队员们的互相鼓励下,这次出征也变得顺畅起来。

虽然防疫过程充满艰难坎坷,但是看到福建疫情一天天好转,队员们都感到很欣慰。而在抗疫的过程中,这群姑娘迅速成长了。

进入10月,福建当地疫情得到控制,中高风险地区和新增确诊清零。队员们圆满完成了前线的防疫任务,平安返沪。

 // 不变的是初心 // 

在疫散云开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义无反顾的医务人员的奋力拼搏。

回到上海后,在医院为她们举行的关于榜样与奉献、感动与担当的表彰大会上,吴丹说,作为一名90后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抗击疫情是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早在去年疫情初期,我隔着屏幕看到大学同学在武汉奋勇抗疫的新闻,内心由衷为在一线战疫的白衣天使感到骄傲和自豪,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分子。而我,也很感谢这次驰援福建的出征。”

“前线有艰辛,也有感动的时候。”吴丹清楚地记得在华亭镇五云村,这个村里需要入户的都是瘫痪在床、老弱病残、独自在家的孤寡老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90岁高龄的残疾老人,在队员们摸黑翻越陡峭的小路给她采完核酸之后,老人突然从椅子上站起身,给吴丹鞠躬,不停地对着她说“谢谢,谢谢……”。那一刻激动的泪水模糊了吴丹的视线,她由衷地感到了作为上海医务人员的荣幸和自豪。

以快制快、掌握主动,抗疫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这群年轻的姑娘们坚信,疫情终将很快过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