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七一勋章”获得者,这个学校的学子准备了什么特殊礼物?
2021-10-2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除署名外)

“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黄宝妹昨天下午走进复旦大学“望道大讲堂”,分享她以“全国人民穿好衣”为理想,“衣”心织梦、“衣”生为国、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为复旦师生带来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

讲座最后,一个暖心环节引起如雷掌声。复旦学子赠予黄奶奶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块智能织物上精心绣上“‘衣’心织梦 ‘衣’生为国”8个大字,当全场灯光暗下,织物散发出莹莹光芒。这份融合最新科技的礼物背后是学子们的最崇高敬意,更是新时代青年报国使命的传承。

发动年轻人一起为我们国家的建设出力

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复旦大学为传承老校长陈望道追求真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开设了“望道大讲堂”。本次讲座是“望道大讲堂”第二期,也是一堂“光华论坛”专题形势政策报告会。

黄宝妹在上海市国棉十七厂积极工作40余年,助力国家纺织产业的发展,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曾先后7次被评为上海市、纺织工业部和全国劳模,先后8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的接见,是新中国纺织工人的优秀代表,为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黄宝妹“七一勋章”。

黄宝妹一生为民纺纱。“社会对我的教育很大,那个时候,电影《黄宝妹》拍好后,有机会让我做专业演员我也不要做,让我做干部我也不要做,我就是要纺纱为人民服务。”

76岁正式退休以后,黄宝妹开始帮人家办厂,劳心劳力却始终不谈钱。“把这个纺织厂办起来,对我们全国人民穿衣服就又出了一份力量。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解决穿衣服的事情,我脑子里就是为人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幸福、这么开心,这是我们共产党为我们创造的,领导了全国人民一起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如今,90岁的黄宝妹“退而不休”,依然参加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直播宣讲劳模精神、宣讲党的优良传统。

“一枝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发动大家一起好才是好。”黄宝妹告诉在座学子,自己现在退休了,但共产党员是不退休的,自己现在就是要多发动年轻人一起为我们国家的建设出力,这个力量就大了。

“读书像投资一样,这是很重要的。大家读书的时候要认真,家长对你们希望很大,你们是家里的接班人,也是国家的接班人,小家和大家都是这样。”黄宝妹勉励学子们勤勉读书,接续奋斗。

未来的奋斗路上,服务奉献有我!

一生为民纺纱的黄宝妹通过亲身讲述,进一步引导广大复旦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继承发扬“劳模精神”,在新时代将个人志向融入国家发展,笃志求学、报国成才。

现场,历史学系2018级本科生、第28批“人才工程”预备队(一期)成员郭怡冰告诉黄奶奶,大一时,他遇到了一位扎根大山十余年的支教老师,分别时,他们躺在一片星空下,支教老师告诉他,要成为一颗发光发热的星星,不仅要璀璨于星空,更要照亮无尽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

“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一颗服务奉献的种子就此萌发了。今天,我又遇到了像您一样扎根在基层一线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基层工作者,我好像能够读懂了您在这样一个平凡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也愈发坚定了我作为新时代青年服务奉献的责任与担当。”郭怡冰说道。

在郭怡冰看来,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一线岗位,一辈子只为让全国人民穿好衣,这是黄奶奶的报国路,而对当代青年来说,也要走好自己的报国路。听完讲授,他更坚定了自己继续躬行于祖国大地、投身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志向。

郭怡冰即将成为一名思政辅导员,他说,自己会牢记黄奶奶的嘱托,努力扛起一名辅导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做好新时代青年的引路人,在未来与百余名学子一道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成长为与祖国同向同行的“强国一代”。“未来的奋斗路上,服务奉献有我!强国育人有我!”

而对材料科学系2020级本科生、复旦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苏比·艾合买提而言,“我现在退休了,但共产党员不退休”是最戳她内心的一句话。她相信,共产党就是需要一代一代的接力传承下去,传承像黄奶奶这样优秀品德和优秀精神,汲取榜样力量,继续前行。

一份特殊礼物承载新时代青年报国使命

受访者/图

讲座最后,复旦大学青年学生为黄宝妹送上了一块特殊布料,其上精心绣有“‘衣’心织梦 ‘衣’生为国”8个大字。当现场灯光暗下,白底的绣花文字布料上发出了莹莹光芒,这仿佛是黄宝妹纺织生涯的生动写照。

布料最特别之处是其中的8个大字是用发光纤维制备出的全柔性发光图案,出自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这支团队深耕十余年,通过将直径不到半毫米的发光纤维通过刺绣的形式织进布料,形成图案显示织物,除显示织物之外,研究团队还基于编织方法实现了光伏织物、储能织物、触摸传感织物与显示织物的功能集成系统,使融合能量转换与存储、传感与显示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织物系统成为可能。不久前,“可以穿在身上的电池”相关研究成果还发表在了全球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主刊。

除了这件发光材料,学子们还为黄宝妹准备了一只帆布袋,上面有复旦大学书画协会的学生的书画作品“衣”心织梦,“衣”生为国,以此向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致敬。

从黄奶奶“一辈子为让全国人民穿好衣”,到如今,人们可以把显示器“穿”在身上,这是新中国70多年来科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真实写照。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复旦学子纷纷表示,要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坚定信念,发扬拼搏奉献、攻坚克难的精神品质,用青春奋斗扛起强国重任,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中国梦、强国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除署名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