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如何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嘉定区成立“学生劳动教育创智实践中心”
2021-10-3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徐行草编、制作娄塘特色点心、竹刻……这些“本领”都是在学校劳技课上学到的!近日,上海市少年儿童浏河活动营地热闹非凡,24家市、区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劳动教育基地在这里集中展示起了劳动教育成果。而为了助力“双减”政策落地、促进区域劳动教育深入推进,嘉定区也专门成立了学生劳动教育创智实践中心,将在课程建设、课程与学科融合等方面开展探索,为学生更好地参与劳动教育提供广阔空间。

“这个草编茄子是我利用课间时间编的,大概用了一个月编完。”展示现场,徐行小学四年级学生孙玲惠拿着她的草编作品给参观者介绍着。虽然才10岁,但小姑娘学习草编已经有两年,会编各种小草帽、杯套、杯垫、小提包,“编草编非常锻炼我的专注力。”作为嘉定区劳动教育特色校,徐行小学将劳动教育融入非遗传习,编制了校本课程《徐行草编我传承》,建立了草编博物馆和草编DIY工作室。学校专门聘请民间草编艺人教授学生草编技艺,而在学习草编过程中,学生们不但了解草编历史,还参与种养实践,体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娄塘学校的展台前,学生们个个是“小厨师”,页页松、南瓜饼、草头饼等传统小吃都是现场制作。初一学生栗宜帧说,这些小吃她和同学们都会做,“不光是小吃,炒菜也会,有时在家会做饭给爸爸妈妈吃。”现场老师介绍说,学校积极探索学生多元发展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创新构建了“食文化”劳动教育周活动。在娄塘学校,有专门的《食在娄塘》校本教材,按照年龄特点在五年级特别开设“娄塘学校食文化六个一折页课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家常菜肴及点心的制作。

近年来,嘉定区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评选“爱嘉小厨房”等特色品牌活动,各校学校劳动实践蓬勃开展;通过整合区内资源,拓展实践场所,全区获评17家市、区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建成50家学生劳动教育基地,118家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劳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

在展示劳动教育成果的同时,嘉定区还发布了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共享课程,并成立了“学生劳动教育创智中心”。其中,《嘉定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共享课程》第一季的主题是“体验真农”田园云课程,包括“设计与开发,生活指导、传统农耕和现代农业”三大类课程,将营地实践与云端学习相结合,丰富劳动载体,开启劳动教育创新探索。而“学生劳动教育创智实践中心”,未来将发挥研究、培训、孵化、创新等功能,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创新课程形态,拓宽实施渠道,进一步构建多方参与的协同平台,形成多元融合的劳育生态圈,探索建立促进区域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的有效机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